《老物件情懷》兒時讀物

小時候物資比較缺乏,沒有什麼童話或漫畫可看,進入台北女師附小後,才有校內刊物「童聲報」供閱讀。校內新聞和副刊文章豐富精采,許多同學在當年都會投稿,老師也有鼓勵,無奈自己膽小而且作文都是流水帳,因此大多只是當個讀者而已。
多年前,張治寰校長曾勉勵校友會,應該恢復「童聲報」作為校友間的通訊,立意良好,但是大家都還在職場打拚,有心無力也就不了了之。
在校外,「國語日報」是非常普遍的兒童讀物,除了報紙還提供不少書籍和字典,有很大的貢獻。
沒過多久,台北市延平北路的「學友書局」出刊「學友」雜誌,這是一本兒童讀物;五個月後「東方少年」也隆重登場,出版社就在重慶南路,放學後我經常前往閱覽到流連忘返。
這兩本雜誌我都是從創刊號開始訂閱,內容包括世界名著「基度山恩仇記」、「安徒生童話」、「苦兒流浪記」等;漫畫則有羊鳴的「諸葛四郎」、陳定山的「白蛇傳」古典畫作,還有從海中潛艇發射飛彈的科學幻想,都讓我受益匪淺。
「今日世界」不是兒童讀物但是我喜歡,四幅漫畫和故事將許多歷史典故描述得非常生動;例如北宋大將「狄青」容貌姣好但不夠威武,出征前必帶神怪面具威懾敵人,到如今我還記得面具的模樣。「成語填字遊戲」和「象棋殘局解答」更是與家人同樂的好題目。
「暢流」、「拾穗」、「文壇」、「皇冠」等刊物,都是進了中學以後才接觸的好雜誌,影響了我的一生。在沒有電視、網路、電子遊戲的時代,我覺得日子還是過得非常充實。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