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情懷》會唱歌的魚

在我隨意的想像中,美國的商業都在商城或超市進行交易,不會有像中國那樣的集市和地攤經濟。後來得知,我的想像差矣,是我太無知、太天真了。
本世紀二○年代初期,我來美探親時,見識了美國的商業,除了有規模很大的商城和超市以外,地攤經濟也相當活絡。好奇心催促著我,請兒子帶我去一趟跳蚤市場,只見約有七、八個籃球場大的空地上,密密麻麻擺滿了售賣各種二手物品的地攤,物品琳瑯滿目,堪稱是應有盡有,來逛跳蚤市場的人摩肩接踵。
那時我已有了孫子、孫女,他們喜歡玩具,我就把獵物的目光投放到玩具。逛著逛著前面不遠處傳來了異樣的歌聲,一遍遍重複著,近前一看,這歌聲不是人在唱,是出自一條固定在木板上、搖頭擺尾的鱸魚之口。
鱸魚當然不是真的,歌聲可能是發自腹中的微型電唱裝置,是製造商的販賣噱頭,也確實引來了不少人圍觀;我認為這是一件別出心裁、不可多得的兒童玩具,便讓兒子花八美元買了下來。
商家拿出近二十年前的原始包裝紙盒為我們包裝,當時我驚呆了!因為紙盒還很嶄新,由此可見美國人日常生活之仔細。
春節將至,我和老伴在回中國的行李中,帶上了這條會唱歌的魚。春節帶魚回家,迎合了「年年有魚」的習俗,加之返程前,兒子為我們買的彩色燈泡,到家後就把彩燈布置上了。大廳的窗上彩燈閃爍,會唱歌的魚擺放在窗台上,搖頭擺尾地唱了起來,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增添喜慶。
孫子、孫女圍著團團轉,不斷地拍手叫好,鄰居家的小夥伴們,飛也似地跑來看熱鬧;大人們也不示弱,爭先恐後地趕來看這條會唱歌的魚,其中有個在外貿系統工作的鄰居,看後說道:「這是中國製造,出口美國的。」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