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說故事》我的牙醫母親

這張照片是一九七○年代初期,母親與妹妹在廣東番禺縣欖核公社衛生院的職工家屬宿舍門口所拍攝。
母親在一九六○年代初,通過業餘學習在廣州醫學院畢業後,便從市第一人民醫院調去新成立的廣州口腔疾病防治所,從事牙科疾病治療工作。不久後文革來臨,在「醫療系統要面向農村」的指示下,市口腔所解散,母親也在一九七○年被分配到番禺縣欖核公社衛生院,當一名牙醫。
當時農村的醫療衛生十分落後,農民處於少醫、缺藥的狀態,患口腔疾病十分普遍。牙痛雖然不算大病,但發作起來卻痛得要命,母親的到來,無疑是當地廣大牙病患者的福音。在母親的精心醫治下,許多患牙病的農民解除了多年牙痛之苦,因此對這名來自廣州大城市的女牙醫很尊敬。而母親也透過踏踏實實地工作,與公社衛生院的領導同事和許多農民病患,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當時妹妹才六歲,母親當然對她放心不下,於是將她帶在身邊,一起在欖核公社衛生院生活。妹妹與當地農民子弟一同讀書、玩耍,小小年紀便培養出剛強自立、敢於吃苦的良好品格,讓日後在美國的生活和工作的她,獲益頗多。
當時從廣州去番禺欖核要坐船四個多小時,我們每逢節假日便去探望她們。從照片上可看到,那時母女倆的生活甚為清苦,居住在一間面積約十平米的黑暗破平房,門口擺放著燃料、水桶等用品和雜物。儘管如此,母親與妹妹那充滿陽光的笑臉,卻顯示出一種不懼艱苦、隨遇而安的樂觀精神。
幾年之後,隨著醫務人員政策的落實,母親調回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然而她與欖核公社衛生院的同事及當地一些農民的友誼,卻幾十年一直保持不衰。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