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川普副手變對手 前副總統潘斯下周宣布問鼎白宮

AI科技5月助力 那指全月升5.8%

《老物件情懷》五十年前的工資單

工資單。
工資單。

我是在一九七三年負笈來美國中部的肯塔基大學深造,由於家庭不富裕,當時只帶了足夠一個學期的學雜費;到了第二年,經濟開始變得拮据,因為家庭負擔也重,我沒有要求家裡匯錢給我,只好在校內打工賺取學費及生活費。

在校園有多種打工可讓學生選擇,例如圖書館、宿舍前台工作人員等,最普遍的是在校園食堂洗碗或分菜。

校方為了不讓工作時間太長而影響學業,所以限制學生每周最多只能打工十小時,當年在肯州最低工資是每小時一點六元,這份工資單是以一周工作十小時來計算,總共十六元,扣掉聯邦稅、州稅等稅項,實拿只有十三點八八元。以當時的生活水準來說,這十多元實在不夠一周的餐費及其他開銷,更不用說要在每學期前需要繳學費及宿舍費。若是跟其他同學借錢,也只能借到五元或十元,而且對方還會特別說明要在短時間內還錢。

鄰近大學的一個小城有中國餐館,我知道有中國留學生在那裡當侍應生,如果能拿到那份工作,基本工資加小費收入,再怎麼說也足夠我的開銷。但最大問題是,法律不允許以學生簽證身分在美國工作。

跟餐館老闆討論後,他也諒解我的處境,於是安排我在周五及周六晚餐時段做侍應工作,因每周只工作十小時,也不影響我的學業。工作一段時間後,發現當侍應生的收入比我想像中還好,除了基本最低工資,每晚有二十至二十五元小費,再加上基本工資,每周有六、七十元收入,一個月下來就有二百多元,這比在校園打工好太多了,也解決了我的日常開銷。

很順利打工三年,但有一天突然有移民局官員突擊餐館,檢查所有工作人員的移民身分。那是在非周末的一天上午發生的事,老闆怕惹禍,叫我們這些留學生暫時別去打工,還好我還有些積蓄,可以支撐到畢業。七○年代來美留學的學子,很多都是以這種打工方式解決經濟困境。

中國留學生 移民局 基本工資

上一則

巴斯奇亞畫作 出現逝世6年後的「FedEx」圖樣?FBI調查

下一則

世界OnAir/姊妹分離33載 華裔教授新書揭國共內戰傷疤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