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棄畫從文記
拜讀過上下古今版載文「抄琴譜」,我立刻聯想起五十年前上小學時,毅然決然棄畫從文,以及為了學好語文,無奈抄寫學生字典成語的酸楚經歷。
我從小喜歡寫寫畫畫,踏進小學校門,便對美術課升起由衷好感,除了認真聆聽美術老師授課外,課餘皆盡心竭力完成老師交代的繪畫作業,作品常常受到老師誇獎。升上小學三年級時,我對美術課卻冷淡下來,起因是老師開始教水彩畫,但我家因為子女眾多,父親一人掙錢,已成為居民區缺吃少穿貧困戶,父母拿不出多餘的錢為我購買質量上乘的水彩。我用蠟筆水彩繪製完成的作業,由於色澤不均、色彩不濃,逐漸淡出老師滿意讚賞之列。
於是我決定棄畫從文,當時心想,學文寫字不用水彩塗料,只要有一截鉛筆頭就行。當然,此時班裡語文課代表等同學,書寫上交的作文,詞彙豐富、成語運用自如,備受語文老師喜愛,幾乎每次都被當做課堂範本。與之相比,我寫的作文白話連連、成語寥寥,顯得乾乾巴巴,無一點意境與美感。
為彌補差距,於是我與同學金成一起勤懇求學,開始不聲不響收集起常用詞彙與成語。金成家只有他與母親二人,房屋挺寬綽,每天午後學習小組結束後,我便去他家。同樣因家境影響,我們家裡都沒有辭海,課外讀物也少得可憐,擺在眼前的只有一本學生字典,我們便在字典中查找成語,之後再抄寫。金成當時狀況比我好一些,擁有一個不大不小的筆記本,找到成語後寫在上面;我沒有筆記本,只好將用過的方子格作業本翻過來,在背面抄寫下成語、詞意及相關解釋。
經過三個多月抄寫,我有了三本成語記錄本,靠著經常翻看和反覆背記,我能用的詞彙多了些,書寫的作文日漸生動豐富,老師也開始隔三差五納入範本之列。
就在這時,老師點名讓我參加一個特別賽詩會,當時林彪逃跑墜機事件披露不久,中國又興起一波政治運動。一日,學校組織學生到「學農基地」勞動,間歇時,舉行「批林批孔」賽詩會,老師事先向我授意寫一首打油詩登台朗讀,於是我寫了八句順口溜,用了好幾個成語,例如「倒行逆施」、「螳臂擋車」、「蚍蜉撼樹」、「癡心妄想」、「一枕黃粱」,這些都是從學生字典中抄寫的成語。
在抄寫成語時,基本上我都依照方格本框格,努力把文字寫得橫平豎直,故而練成了較為規整的方塊字體。初中二年級,接任班主任的李老師對我的字體倍加讚賞,不久將他負責的教學樓門前板報書寫任務,交給我和另外一個男同學完成,使我的方塊字體在全校同學面前展示兩年多。
抄寫字典成語受益匪淺,既讓我在家庭生活困窘時,順利棄畫從文轉行,也讓我開始對擺弄堆砌文字產生興趣,更讓我成年後從事文字工作,以至於隨後歲月抒情寫意發表數百篇短文奠定了基礎。謝謝我自己,兒時堅定執著抄寫學生字典成語。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