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1元披薩不再 紐約華人平價小吃也撐不住了

九二共識就是中華民國?朱立倫:沒有這樣的論述

「不求人」家規

在我的意識裡,有一柄無形的「不求人」,像一把古希臘神話裡的寶劍懸在我的頭頂上,使我惶恐不安。為什麼是「無形的」?因為「不求人」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經損壞了,雖然說這柄「不求人」是太爺爺的日常用品,但是在他手中成了教訓兒孫的「戒尺」,我的父親沒有少挨過這柄戒尺的懲罰。

這都是我父親的童年往事。耿耿於懷的父親常年對我嘮叨這柄「不求人」的威力,也就成了我童年成長的活教科書;這柄我沒有見過的「不求人」,在我的幼小心靈留下了魔鬼般的嘴臉,這就是我們家族用「不求人」鞭打子孫家規的由來。

書面語稱「癢癢撓」,民間的小名叫「不(勿)求人」。冬天,老年人往往背癢,自己的手無法觸及癢處,當時又沒有旁人能夠幫忙抓癢;用它來解決,非常方便實用,所以,現代老人們給它起了個諢名叫「老頭樂」,用一根竹片把前端烘彎,削成齒狀即成。尋常百姓生活中都離不開它,但誰也沒有想到,早在兩千多年前,這個小玩意就已經有了,在曲阜魯國故城遺址兩座戰國時代的大型墓葬中,各發現了一件癢癢撓。

這兩件癢癢撓都用象牙雕刻而成,長約四十厘米,前部雕成人手形狀,拇指豎直,其餘四指平齊,正好用來撓癢,柄尾端還雕成獸頭狀。整件器物做得十分精緻,既是實用器,又是工藝品,遺憾的是沒有找到發明人和發明年代。發明人想必萬萬沒有想到他創造的癢癢撓,竟成了一個家族的家規。

當年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仕在北洋的辜鴻銘先生,走進任教的北京大學教室,學生們看到的是一個不修邊幅、拖著長辮子,身穿長袍馬褂的老者走上講台,頓時哄堂大笑。但只見辜先生一臉平靜地說:「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聞此言,學生們陷入沉思。

在我心目中則有一柄「不求人」,雖然說無形,卻時時鞭策我不可懈怠。

這件與「不求人」密不可分的往事,還得從父親對我的教誨說起。我父親小時候並不是一個笨小孩,但第一次跟著學塾裡的表哥逃學,開始覺得外面好玩,漸漸地不喜歡讀書了;為了不被別人發現,逃學過後又得逃避處罰,所以必須說謊。

謊話越說越奇怪,功課越來越差,父親學的論語、詩經一句也背不出來,常常要罰跪房中或者院子裡一炷香時間。一天,正在罰跪的時候,背上突然挨了一下,回頭一看,父親是被「不求人」狠狠地揍了一下,感到火辣辣、鑽心地疼。

有時候,父親逃學在外,被熟人發現揪回學堂,他就得把自己的板凳搬到孔夫子牌位前,趴在上面受罰。逃學失敗的處罰是可怕的,父親對我說這番話是為了要我好好讀書,不要受「不求人」的家規處罰。

在我還沒有學會逃學之前,這柄無形的「不求人」就已經可怕地刻入我的心靈,使我不敢逃學。正如辜鴻銘老先生所說,在我的心裡有一柄無形的「不求人」。現在想來,確實起到震懾作用,我成了一個乖孩子。

北京

上一則

福斯驚悚劇「女清潔工」熱播 華裔製片郭玉珊受鼓舞

下一則

紙上播客/從無證客到律師 華裔作家王乾回憶錄暢銷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