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說故事》半世紀前的童畫

時光如白駒過隙,我家小弟錫康去年秋天也達耳順之年退休了。但半個世紀前,他的兩幅畫,我卻仍保存至今,基本完好。那張孫悟空大戰鯉魚精,只是邊角紙張略有殘缺,畫的本身卻絲毫未損;而桃園三結義,卻有個小破洞。
小弟無師自通,三歲時就會畫畫。他站在椅子前,椅面正好是他身高的台面。家裡窮,沒有圖畫紙供他作畫,他自己拿草紙畫畫。草紙是中國早年的衛生紙,質地粗糙,用它作畫,碰到紙面不平整處,就無法保持畫筆線條的圓潤。
但這不是問題。因為小弟沒有任何畫筆,包括彩色蠟筆,他只有從哥姊鉛筆盒中拿來的鉛筆。
他最愛畫的是馬。他沒有任何畫冊得以臨摹,只是憑空想像,畫出的馬倒頗傳神。鄰居見了嘖嘖稱奇,誇讚「貓先生」會畫畫,畫馬畫得很像。小弟小名貓貓,更暱稱「貓先生」。
貓先生每天可以畫很多張馬,但無法保留他的畫作,因為草紙是家裡的衛生紙,要派用場的。所以一張畫好,他就自覺地放回原處,再拿來一張新的,繼續畫。家裡沒人欣賞鼓勵他,反而煩他,因為大家得使用被他畫過的紙。
那個年代,也沒有畫畫興趣班可以報名上課學畫。尤其那個時候,家徒四壁,更無法把這個稚童的畫照相或複印留存數張。
上述兩畫,畫於他九歲時。他上學了,有紙了,才得以堂而皇之地把畫畫到紙上。畫紙上隱約可見鉛筆打的格子,那是他學畫的基本功。
弟弟有當畫家的可能,如果他的天分,加上名師(那意味著金錢),再加上勤奮與堅持。然而他只能業餘畫畫聊以遣興。
一九七一年時,我從東北軍墾回滬探親,小弟把兩幅畫贈送與我。畫比人長久,再過五十年,我與小弟早已是故人,但只要保留得當,畫還能繼續存留世上。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