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AI需求旺 博通躋身市值1兆美元俱樂部

議員籲蘋果谷歌準備好 APP商店1月19日移除TikTok

在紐約尋找艾茵蘭德(下)

紐約中央車站。(圖片提供∕凌嵐)
紐約中央車站。(圖片提供∕凌嵐)

「阿特拉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巨人,使命是把地球扛在肩上,鐵肩擔世界。前面提到的洛克菲勒中心那座銅像,變成《阿特拉斯聳聳肩》的標誌造型。這本書的時間設在未來,那是一個經濟面臨崩潰的美國,傑出的社會菁英們被庸人社會壓榨,社會生產力和創造力被官僚政府損耗殆盡。一個叫約翰高特的物理學家和發明家,對俗世完全失望,他帶領眾多的人在科羅拉多州建了一個孤島式的社區,讓菁英們在這裡隱居,拒絕為社會大眾提供任何服務,不再濟時拯世——這也是書名的含義,原來肩負地球、承載人類命運的菁英們聳聳肩,不再擔當救世的重任,讓地球上的眾生滾一邊去。約翰高特眼睜睜看著社會體系被消耗而垮掉後,面對荒原一般文明消亡的地球,他從隱居的山裡走出來,揮動雙臂,凌空劃了一個美金$的符號。約翰高特的形象,換到了今天,可以很容易地和矽谷的首富們對號入座。在寫作《阿特拉斯聳聳肩》的過程中,遇到股市運作、鐵路開發等問題,作者向擁躉中的經濟學家比如格林斯潘求助。

兩部小說都用了高蹈的浪漫主義筆調,虛構了一位頂天立地的天才行動者,屬於個人奮鬥的爽文,對當時的美國讀者,尤其是年輕人,有著巨大感召力。在商業圈,尤其是紐約華爾街,這兩本書都火出圈,至今都有讀者,說艾茵蘭德是華爾街女神都不過分。但評論家對兩本書的評價都是貶遠多與褒。在美國暢銷書必改編成電影是常規,華納兄弟很快就收購了《源泉》, 由艾茵蘭德擔任編劇,1949年電影面世。

追溯艾茵蘭德的一生,要從她的童年說起。艾茵蘭德原名阿麗莎羅森邦(Allissa Rosenbum),1905年出生於俄國聖彼得堡。1917年她十二歲,站在家裡的公寓窗戶邊看樓下街上紅色蘇維埃武裝隊伍踩著地上的積雪,走進聖彼得堡市中心,圍觀群眾發出一陣陣歡呼。那時她還不知這將是俄國十月革命帶來的第一波衝擊。聖彼得堡這座舊沙俄最繁華最西化的都市將改名為列寧格勒。艾茵蘭德的父親原是藥劑師,在聖彼得堡擁有一家生意興隆的藥店。革命後藥店被新政府沒收充公,一夜之間羅森邦家從城市富人降級成貧民。1926年阿麗莎羅森邦以留學生的身分乘船抵達紐約港。下船那一刻,她一眼瞥見當時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伍爾沃斯大樓(Woolworth Building),那一瞬她把天際線上的龐然大物稱作「上帝的手指」,激動得流下熱淚。「那天是晚上七點,天已經黑了,在飄揚的薄雪中我平生第一次看到摩天樓上的燈亮起來,我哭了,臉上的眼淚和雪花混在一起。」隨後她前往芝加哥投奔親戚,在芝加哥她改掉原先具有強烈猶太色彩的舊名,換成具有盎格魯撒克遜風格的名字——艾茵蘭德(Ayn Rand)。

親歷舊俄帝國到蘇維埃的歷史巨變,父親店鋪被政府沒收,家庭返貧,這些早年的人生經歷給艾茵蘭德留下深刻的創傷。日後她崇尚自由市場主義,反對政府干預,推崇絕對的個人自由和奮鬥,反對集體主義,崇拜菁英,都和早年在故國的經歷有關。1926年她初抵美國時,正是大蕭條時代的至暗時刻,紐約街上失業者排長隊等著領救濟麵包,隊伍有幾英里長。大蕭條並沒有改變艾茵蘭德對資本主義的信念,她由衷地讚美自由競爭,弘揚個體奮鬥的資本主義。她把尼采的超人哲學奉為圭臬,加上自由競爭的經濟學原則,在此基礎上創造出一套「客觀主義」。艾茵蘭德的「超人」是自由資本主義市場裡的「理性人」,追逐利益,理性冷血,說白了就是華爾街的成功者。

三十六街的公寓樓「布隆里」從五○年代初開始,成為艾派信徒每周六定期聚會的場所, 《阿特拉斯聳聳肩》每寫出一個章節,都會在聚會上傳閱讚嘆。這些信徒們自稱「共同體」 或者「四十三屆畢業生」(指1943年《源泉》出版那一年)。「共同體」中最突出有兩個人,一個是後來升任四屆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另一個是南森尼爾布蘭登。布蘭登原來並不是這個姓,出於對艾茵蘭德思想的熱愛,他和妻子商量把姓「布魯門掃爾」都改成布蘭登(Branden),因為Branden的拼寫中包含了他一生之愛艾茵蘭德(Rand)的名字。布蘭登比艾茵蘭德年輕二十五歲,他們很快變成心靈伴侶和事業夥伴。南森布蘭登在艾茵蘭德的支持下成立了「布蘭登學院」, 類似於現在的馬思克大學和川普大學,以客觀主義為原則,教授商業策略。與此同時還有《艾茵蘭德通訊》發行,推廣艾氏的思想。艾茵蘭德的理念中,社會進步的巨輪就像奧運會的口號:「更快,更高,更強」,在紐約,還要加上「更有錢更年輕」。這種進步最後註定會吞掉所有的人。

「布隆里」所在的街區叫「莫瑞坡」(Murray Hill),現在是典型的中產經濟的住宅區,並非非富即貴之所。紐約在過去二十年裡經歷了瘋狂的房地產熱,「老破舊」被推倒,高端公寓樓蓋起來,曼哈頓西邊的樓群有「億萬富翁一英里」之稱。從1965年到1982年因肺癌和心臟病去時,艾茵蘭德一直住在東34街120號。現在的紐約市——接濟窮人、高蹈身分政治、接納非法移民和避難者。若是地下有知,艾茵蘭德對這樣的紐約肯定會恨之入骨。從保守派的中堅之地到自由派的避難所,紐約市民眾在價值觀上的變化可謂滄海桑田。(下)(寄自康州)

洛克裴勒中心的阿特拉斯銅像。(圖片提供∕凌嵐)
洛克裴勒中心的阿特拉斯銅像。(圖片提供∕凌嵐)

特拉斯 大蕭條 華爾街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華裔律師鐘宜珍首部小說「山東的女兒」改編家族史 獲紐時推薦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