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長春天的山杜鵑

山杜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是1961年寒假和同學去台灣的中橫公路旅行。大概是在思源埡口,我們和那裡築路的退伍軍人叔伯們聊天,他們指著對面的山說:「你們來得早了些,若到春天,就可看到對面山坡一片紅,開滿了山杜鵑。」橫貫公路所經,山高谷深,都是險峻的山峰和陡坡,顏色深青暗紫,山腰下有些輕雲薄霧繚繞,氣勢壯觀。那時覺得他們說得太誇張,杜鵑花怎麼可能長在這樣的山上,而且開花隔了這麼遠還看得見?那時我們以為山杜鵑就是我們在台北市區常見的杜鵑花。
山杜鵑(rhododendron)和杜鵑花(azalea)雖同屬杜鵑花科,但其實是不一樣的。
來美國後,一年的五月,在大煙山國家公園的藍嶺山路,看到滿山的山杜鵑。它們的花簇比一般杜鵑花更繁密,葉子大很多,且是厚實的深綠,襯著燦爛的花,有一種霸氣的美。震撼之餘,想起當年橫貫公路上築路叔伯們所言非虛,這才知他們所說的山杜鵑和我平日所知的杜鵑花,其實是兩種不同的花。
早年山杜鵑,並不是普通的庭園花卉。我住進山裡後,終於在苗圃找到。我在山房西側,混種了九株在原有的樹木間,希望它們長大能像我在藍嶺山上所見的自然成林的模樣,但不幸只有一株存活下來。可是這一株很爭氣,它的低枝垂到地面就生根成株,多年後,擴展得也頗可觀。我想它們在山裡就是這樣地開疆闢土、蔓延全山的。後來我又把已有根的小株枝移植到東側山坡,幾年下來,那裡也自成一片天地。
山杜鵑,比一般杜鵑花的花期稍晚。五月,杜鵑花謝了,山杜鵑花卻盛開,她又幫我把春天拉長了,接續到薔薇開時。燦爛盛開的山杜鵑,我可以足不出戶地倚窗觀賞,焉能不樂。(寄自喬治亞州)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