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金山華人遭身分盜用 4萬無聲無息被偷走

NBA/約柯奇大三元總冠軍G1輕取熱火 金塊主場豪取9連勝

解開歷史的懸疑

年少時,我也曾瘋迷偵探小說。當時,最痴迷的是改編自法國小說《俠盜亞森羅蘋》的兒童故事讀本。這位劫富濟貧、行俠仗義的大盜,來無影去無蹤,把法國警廳的偵探耍得團團轉,最後還跟英國大偵探福爾摩斯鬥智,大盜後來又轉身變成偵探,幫法國警廳辦案,屢屢神奇破案。我整日讀得如醉如痴,茶飯不思,一本接一本,過癮極了。

這種早期的偵探小說猶如中國的武俠小說,故事情節天馬行空,奇思異想。大盜能飛簷走壁,來去自如,無所不能,警察難以追捕,簡直不可思議,卻符合兒童愛聽故事、虛幻亂想的喜好。有一陣,我因偵探小說看多了,心癢癢,蠢蠢欲試,自己憑空編撰了一樁莫名其妙的謀殺案,學著推理辦案寫成小說,然後拿給同學看。沒想到還沒讀到結尾,凶手就被識破了。

來美國之後,為了學英文,工作之餘,日日看電視劇。我對一般你情我愛的肥皂劇沒啥興趣,僅專注於緊張刺激的警匪偵探片。印象深的有《法網遊龍》(Law and Order)電視劇,此劇描繪紐約市的警局中,兩位警探一組的三組偵探群,專門偵辦一連串奇奇怪怪的謀殺案。劇情曲折離奇,最後能否將嫌犯繩之以法,起訴定罪,在重視法律和人權的美國社會,竟是難關重重,故事結局也常出人意料之外。觀看該連續劇,不僅讓我學到許多英文法律名詞,並深入瞭解美國的法律常識,更體會到不屈不撓辦案和細心追查事件原由的重要性。劇中,常常偵探檢視現場後,順藤摸瓜找到嫌犯,卻發現與案情無關,徒勞無功,只好從頭來過。總要七彎八拐,嘗試幾次失敗後,才能撥雲見日地找到真凶。如此的過程更接近真實,也是故事吸引人的地方。

一次,我們出外旅遊,竊賊闖空門偷竊,吾家根本沒有巨額現金,賊子翻箱倒櫃後只找到一些不值錢的珠寶,大概心有未甘,一不作二不休,開走了我停在車庫裡的車子。我們隔天旅遊回來,發現竊案報警。警方對於其他丟失的物品似乎不甚關心,唯獨對車子失竊極為重視。我猜測,車子在外騁馳易於追查,而且極可能變成犯罪工具,因此警察追問紀錄非常詳盡。我們後來還被要求去警局提供指紋存檔,以利分辨竊賊的指紋。我當時還趁機提醒警方,屋內幾處極有可能留下竊賊指紋,希望他們再次來採集比對。結果,那位警探嗤之以鼻,譏笑我電視劇看太多,場面尷尬無比。那竊賊後來開著我的車子交易毒品時被捕。我的推理辦案之才,完全英雄無用武之地。

推理辦案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可能發生,但應用於其他地方,功效則不可限量。最近,讀到一本歷史教授李開元著的《秦謎:秦始皇的祕密》,作者以歷史偵探自居,搜索各種歷史書籍記載,用推理方式澄清秦始皇在歷史上流傳的許多稗官野史故事,讓我茅塞頓開,忍不住豎拇指稱讚。

秦始皇流傳最廣的謠言是其生父之謎。主要源於司馬遷所著《史記:呂不韋列傳》中記載:善舞絕美的趙姬,在呂不韋府中有了身孕,獻給在趙國為人質的秦國落魄王孫子異(後改名子楚)。趙姬懷胎十月,生下兒子嬴政,即為後來的秦始皇。這段描述明顯地表示嬴政為呂不韋之子,只不過借趙姬之腹,佯稱為子楚之子。然而,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司馬遷又簡潔明瞭地寫著「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完全未質疑秦始皇的血統。顯然,《史記》的前後記載互相矛盾。然而,後來許多歷史學家們幾乎都根據前者之述,流傳千年而未細查。

高明的偵探要能明察秋毫,不放過任何細節,疑神疑鬼,才能成功破案。作者既以歷史偵探自居,自然不會放過《史記》這前後矛盾的記載,於是用放大鏡閱讀查看所有歷史書籍,然後從常理、法律、醫學等各方面,仔細檢視此項駭人聽聞傳言的真實性。他的判斷結果:事件不合情理,破綻百出。

最明顯的破綻是,精明幹練的商人呂不韋,以敏銳眼光瞧中秦國派在趙國的人質子楚,視為「奇貨可居」,他認為只要營造有利時勢,讓這位有秦國王族血統的王子登基為王,日後即可回收巨額利益,因此不惜挹注大量資金為其造勢;而另一方面,卻又愚蠢到故意破壞「奇貨」的品質,試圖假造王族血統,豈非自我矛盾?秦國在戰國諸雄中,一向以法治國聞名,經商有道的呂不韋不會不知,怎會以身試法去試圖偽造王族血統?縱使趙姬腹中真有自己骨肉,日後也不能承認,因為真相一旦被揭發,後果不堪設想,必定惹來殺身之禍。父子既不能相認,如此設計,毫無利益可言。在沒有動機、也無利益之下,呂不韋甘冒生命危險做出如此奇怪行徑,令人難以置信。更何況,太史公明明記載:趙姬婚後懷胎十月(大期)才生子,醫學上已足夠證明嬴政為子楚的真正婚生兒子。

然而,無風不起浪,歷史上又為何有如此謠傳呢?作者深入調查,終於揭發當年秦國一直存在的政治鬥爭歷史。秦國王朝,由於國與國之間的王族聯姻,幾個外戚集團爾虞我詐,爭權奪利激烈,質疑秦始皇血統,正是鬥爭手段之一。秦始皇先前在秦國王位繼承的決定程序中,其祖父秦孝文王、父親莊襄王和華陽太后掌權時期,都未引發任何質疑嬴政血統的風暴,卻在秦亡後的漢朝司馬遷《史記》中冒出質疑聲來,明顯是秦始皇登基後,朝廷內爭權奪利的餘波。

政治案件比謀殺案更錯綜複雜,故事也更曲折難解。我讀這本《秦謎》,彷彿閱讀偵探小說,津津有味,欲罷不能,可見推理故事之引人入勝。(寄自加州)

小說 警察 醫學

上一則

紐曼夫婦

下一則

靜思語與生活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