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歐娜
有時僅僅是瞥見一張陌生的臉,腦中便直覺地浮現一個名字。沒有什麼根據,純粹自顧自地認定眼前之人就應該是這個名字。
比如此刻坐在對面的人,應該叫作費歐娜。
費歐娜不似久居城市的人,無法不留痕跡地滑開眼神,幾次都是一不小心對上了,才慌張而僵硬地換一個安全的位置投放。費歐娜理應可以更有自信一些,卻老是覺得自己沒那麼好,生活只要能拉到平均水準就差不多了。費歐娜這輩子總是差那麼一點,無論什麼考試,就是會差那麼零點幾分,甚至求學階段喜歡的對象,都會搶在她鼓起勇氣告白之前先跟其他人開始交往。
費歐娜拉了拉不甚合身的套裝裙角,正打算閉目休息時接起了電話。
「不會啦,沒事。抱歉,半夜留言一大串給你,我現在好很多了。嗯,對啊,他就偷吃啊。對啊,就這樣了。」費歐娜沉默了半晌,聲量拉大又說:「我本來以為這次碰到正常人了,就,也不用到,好人,就只要,正常人,就可以了。」
大腦的資料庫中,費歐娜這個名字有兩個主要的螢幕形象。
其中一個費歐娜住在沼澤邊,動畫電影《史瑞克》裡,受到詛咒、美麗且身懷絕技的公主,直率而有膽氣,自從與史瑞克深情相吻,容貌便再也回不去了。作為國小期末課堂的影片欣賞,我們必須找出它的教育義涵。比如人不可貌相,比如真愛無敵,比如勇敢做自己。忘了哪一個同學大膽地在觀影心得上寫道:再怎麼美麗的人,終究會發現白馬王子並不存在,然後只好找個普普通通的人結婚,結婚之後也變得普通,揮霍餘下的生命變胖變醜,成為沙發上的一球馬鈴薯。
另一個費歐娜住在芝加哥南側貧民區,電視劇無恥之徒中的大姊,六個兄弟姊妹加上遊手好閒的老爸,全賴她一人照料生活起居。看似幹練堅強,卻比任何人都渴望一個穩定可靠的對象。但命運不變的道理是:「你越想要的,越是得不到;你所害怕而排拒的,不用開門開窗都能進到房裡來。」費歐娜的感情不脫兩種模式。若不是遇到金玉其外的渣男,維持一段不乾不脆的關係,就是和正常人平順地交往,就在生活看似即將步上正軌時,因為一些非戰之罪而毀於一旦。
費歐娜都是沒有太多心機的,誠如這個名字的義涵一般,潔白。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