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龍捲風重災戶…洛杉磯華商居家辦公 倉庫屋頂一半飛了

記者直播丹佛高中槍案 「兒子現身報平安」她立刻相擁

去外婆家

那是我小學五年級的暑假。在那個困頓的年頭裡,連電視機都沒有。我們姊妹為了幫助家計,也和村子裡其他的小孩一樣,幫鄰近的火柴工廠做手工糊火柴盒,賺點小錢。

記得那天一早,我如往常先去廚房拿媽媽幫我們煮好且放涼的的漿糊,趁著清涼的晨曦,提早完成糊火柴盒的工作。之後,走進廚房看見媽媽在揉麵和煮紅豆沙。她正準備做包子饅頭。這時住在山裡的三舅媽的親家婆突然來我家寒暄小坐片刻。當媽媽得知她正要去外婆家而路過此地時,靈機一動便問她:「小孩的暑假都在糊火柴盒,沒出去玩。現在暑假就快放完了,反正小孩坐車不用買車票,可不可以順便帶她們姊妹去外婆家玩?」一聽到她答應後,我們不等媽媽催促就去穿衣穿鞋。

倉促間沒準備東西帶去給外公外婆,媽媽說外公喜歡吃甜食,索性把那團發麵及紅豆饀打包好,讓我們帶到外婆家後和表姊一起蒸包子給外公吃。發麵團就由個頭比較大的妹妹肩背著。去外婆家須中途轉車,至少要四小時才能到達。記憶中媽媽發麵,若在冷天攝氏二十度上下,兩個小時就會發酵。這趟去外婆家,正是炎夏;氣溫至少高達三十度,加上公車車廂沒有冷氣又擠得像沙丁魚,氣溫更高。因此裝在袋子裡的麵團一路上加速發酵,鼓漲得把袋子撑得很大。我和妹妹就用重拳打扁它。但隔不久,它又膨脹起來,我們一路上反覆地擊打麵團,哭笑不得。好不容易終於到了外婆家。趕緊卸下麵團交給表姊。表姊立刻在大灶上起火燒柴,我們邊聊天邊合力做包子,再把做好的包子放在竹製蒸盤上蒸。

時間一到,表姊掀開鍋蓋,只見原先白胖胖的包子,卻霎時縮回,並散發出一股淡酸味。我們硬著頭皮把包子送給外公和外婆品嘗。只見外公咬上第一口,隨即費力地迸出:「妳們這些小猴仔做的什麼包子呀!硬得牙都要咬崩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出來。

外婆家離海邊很近,午飯後表哥帶我們徒步去海邊撿了好多珍奇的貝殼。海邊還矗立著一座圓柱形白色燈塔,我很想進去看看。當年燈塔的管理嚴格,高高掛著「閒人勿進」警示牌。表哥問守燈塔的人,能不能讓我們進去燈塔參觀?意外的是,看守員居然讓我們進去。後來才知道,因為外婆家開店,看守員常去店中補給日用品,認出表哥是商家的長孫,既然是熟人,就讓我們進去了。

那是我第一次登上燈塔。燈塔的樓梯是螺旋狀的,攀爬時偶爾會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響,更得小心翼翼地拾級而上。不論是踩在腳下的每一階梯或四周的牆面都像是鑲著銀亮的鏡子一樣。愈往上,閃閃的亮度愈強,有時會讓人不得不瞇起眼睛。據說這種設計是為塔頂的旋轉透鏡燈器保存能源和收集更多光線。集中的光源會以水平方向射出,確保夜裡周遭每個方向的船隻都能看見光亮。

登上了頂層外的環繞陽台,居高臨下地看著遠處點點船影,既驚喜又興奮。享受著海風拂面的透心涼,大海無邊讓人心曠神怡。

糊火柴盒和搭便車到外婆家的情景,彷如昨日。而童年純樸的生長環境與善良的鄉村人心,更令我無盡懷念。如今雖遠隔重洋,但是海浪、平沙、船影和那座圓柱形的白色燈塔,經常在我夢中出現。

(寄自加州

加州

上一則

「戀戀風塵」35年前上映 當年海報超搶手 加印仍被偷

下一則

山東青島各校收到禁書令 龍應台作品在列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