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一筆意外之財 放棄百萬創業 她回歸初心學藝術

華人好市多買打印機 使用兩年仍能退款 只因...

氣溫驟降三高患者小心中風 2成5心肌梗塞前無症狀

聽新聞
test
0:00 /0:00
一名70多老翁腦阻塞中風卻不知,神經內科醫師張峻誠提醒三高患者,「天冷要小心中風!」。(圖/大甲李綜合醫院提供)
一名70多老翁腦阻塞中風卻不知,神經內科醫師張峻誠提醒三高患者,「天冷要小心中風!」。(圖/大甲李綜合醫院提供)

寒冬溫低,一名70多位男子,日前在家中無故跌倒,送醫治療後返家,沒想到,回家後行為躁動,家屬驚覺不對勁,馬上再送到醫院急診,經過詳細檢查,發現老翁中風,腦部有阻塞,安排住院治療。

台中大甲李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醫院張峻誠表示,該患者日前在家中跌到後,家屬先送到其他醫院治療,檢查後發現腿部骨裂,沒開刀便返家休養,回家之後,患者情緒驟變,變得躁動不安,家屬馬上又把他送到醫院急診,經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腦部胼胝體旁邊的血管阻塞。

張峻誠說,氣溫突然驟降讓罹患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風的機率大增,一般中風患者常見的症狀是身體半邊麻痺、無法動彈,但是這名患者卻行走導致跌到骨裂,推斷有可能是中風不自知,大甲李綜合醫院最近1個月就收治中風住院個案至少10例,提醒三高患者要多加注意。

張峻誠指出,由於罹患高血壓的患者,在冬天低溫的時候,血壓會比平時上升約10到20毫米汞柱,醫師建議「天氣驟變突然變冷,有三高的患者更要小心中風!」

另外,天冷、環境溫差過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猝死的風險。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主任李宜恭表示,觀察非創傷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患者,以發生心肌梗塞為最大宗,約四分之一患者發病前並無症狀。因此提醒民眾,一旦突發胸悶、呼吸急促、冷汗等情況時,應盡速就醫。

醫學雜誌「循環」(Circulation)的一項研究顯示,天氣最熱和最冷時,容易發生中風、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升高,尤其冷比熱更可怕,致死率相差4至5倍。

近期連日的低溫,全台各醫院急診室的OHCA病患增加不少。李宜恭說,歷年來急診的OHCA病患中,以心肌梗塞患者最多,其次是主動脈剝離、外傷等情況。

李宜恭表示,40歲以下患者發生OHCA原因,多是頭部、肺部等部位多重外傷或內出血,60歲以上患者則多是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現在20、30歲心肌梗塞的患者也愈來愈常見。

心血管疾病呈現年輕化趨勢,李宜恭推測,可能是家族慢性病史、菸酒習慣、高油糖鹽飲食等原因所致,呼籲應導正良好的生活習慣,建議40歲以上民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更要留意行走或運動時,如有莫名的胸悶、呼吸急促、冒冷汗等情況,應立即就醫。

李宜恭說,心肌梗塞來去皆快,往往發病前無症狀,只是突然OHCA後就與世長辭,即便急診室的醫護積極搶救,也很難將人從鬼門關前拉回來,因此平時做好預防,如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患者應定期監測數值,勝過發病後的任何一種治療方式。

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主任李宜恭表示,天氣寒冷、環境溫差過大,有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猝...
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主任李宜恭表示,天氣寒冷、環境溫差過大,有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猝死風險,其中OHCA以心肌梗塞為最大宗,約有4分之1患者發病前無症狀;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一名70多老翁腦阻塞中風卻不知,神經內科醫師張峻誠提醒三高患者,「天冷要小心中風...
一名70多老翁腦阻塞中風卻不知,神經內科醫師張峻誠提醒三高患者,「天冷要小心中風!」。(圖/大甲李綜合醫院提供)
一名70多老翁腦阻塞中風卻不知,神經內科醫師張峻誠提醒三高患者,「天冷要小心中風...
一名70多老翁腦阻塞中風卻不知,神經內科醫師張峻誠提醒三高患者,「天冷要小心中風!」。(圖/大甲李綜合醫院提供)

中風 心血管疾病 三高

上一則

伊凡卡外表變了 親自解密「兩習慣讓我更強壯」

下一則

他打針「金槍不倒」6小時 竟是「鳥中風」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