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海理社安金、紅藍卡改革政見獲共和黨金主認可

劉德華帶妻女出席父親告別式 11歲女兒曝光

長期吃素缺乏維生素B12 失智風險高

長期吃素容易缺乏維生素B12,有時會引發記憶力衰退,所幸這種飲食失調造成的失智,可藉由飲食及補充B12改善。(Getty Images)
長期吃素容易缺乏維生素B12,有時會引發記憶力衰退,所幸這種飲食失調造成的失智,可藉由飲食及補充B12改善。(Getty Images)

許多人因為健康或各種因素而吃素、吃蔬食,香港藝人如張學友、劉德華等,也都是長期素食者。不過醫師提醒,長期吃素容易造成維生素B12缺乏,你可能沒想到,吃素可能讓你吃出失智症來。

失智症的致病因子很多,有醫師曾分享,神經內科門診常見一種因缺乏維生素B12,引發記憶力衰退、出現早期失智症狀的病人。而大部分的失智症類型病況是愈來愈明顯,也不可逆;所幸這種飲食失調造成的失智,藉由飲食及B12的補充可改善及逆轉。

可逆性失智症

1.腦部創傷:像是常壓性水腦症、因外傷造成腦震盪、腦挫傷、顱內血腫或硬腦膜、及腦部長腫瘤等。

2.中樞神經遭受感染:如愛滋病毒、梅毒螺旋體等,都可能侵犯大腦中樞神經,造成腦機能受損引發失智。

3.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合併腦炎。

4.營養不均:缺乏葉酸、維生素B1、B2、B6、B12等營養素。

5.代謝失調:與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肝功能、腎功能異常有關、或體內電解質的失衡。

6.有毒物質的侵害:藥物中毒、酒精中毒、重金屬汙染如鋁製食器的使用等。

7.憂鬱症、長期壓力大引發的假性失智。

飲食清淡 B12攝取不足

1.吃素者

B12在動物性的蛋白中含量較豐富,例如魚肉蛋奶製品,B12缺乏常見於吃素者,長期吃素較容易造成維生素B12缺乏,導致貧血、手麻腳麻、記憶力衰退、失智。

2.飲食過度清淡,幾乎不吃紅肉者

有些人上了年紀可能因為牙口不好、食欲較差,也覺得應該要「養生」,飲食變得特別清淡、不吃肉,這也容易因此缺乏維生素B12。

3.長期用藥者

使用胃藥、雙胍類糖尿病藥或多重用藥患者,也會因藥物影響維他命B12吸收,出現缺乏現象。

長期吃素容易造成維生素B12缺乏。(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長期吃素容易造成維生素B12缺乏。(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缺乏B12 易倦怠、貧血

早期症狀不明顯,通常只會感到倦怠。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B12,未及時補充或以藥物治療,就可能導致永久性神經病變,如失智症。

症狀輕者:疲倦無力、貧血、舌頭發炎、胃炎、記憶減退

症狀嚴重者:神經病變,出現腳麻、無力和疼痛,有的病人會出現走路像企鵝的類似小腦病變等步態不穩。另有的甚至會造成不可逆的神經損傷,導致失智症。

素食飲食 補充紫菜、牛奶

吃素者容易缺蛋白質、B12、鐵質、鈣質等營養素。

台灣國健署的「素食飲食指南」建議,素食者每日飲食指南需涵蓋之六大類食物:全穀雜糧類、乳品類、豆(蛋)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以補足各種所需營養素。

素食者每日蔬菜類攝取建議至少包含1份深色蔬菜、1份菇類及藻類食物。每日熱量攝取1200大卡者,建議至少包含1.5份為深色蔬菜。每日至少攝取一份海藻類並使用加碘鹽,以增加碘的來源。

在B12方面,藻類中紫菜的維生素B12含量多,可藉由攝取0.3份乾紫菜(約3公克,1張海苔壽司皮大小)獲取足夠的維生素B12。平常可多吃海苔、紫菜、昆布等,如一天吃1張捲壽司的海苔,量就差不多足夠了。此外,營養師也建議,多喝優酪乳、牛奶也有助補充。

素食者多吃海帶、紫菜等藻類食物,可補充維生素B12。圖為紫菜。(本報資料照片)
素食者多吃海帶、紫菜等藻類食物,可補充維生素B12。圖為紫菜。(本報資料照片)

蔬菜 糖尿病

上一則

惱人汗皰疹中醫能治嗎?中藥外洗方不藏私大公開

下一則

藥瓶內塑膠紙啥用途?藥廠指民眾常搞錯「最好快扔掉」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