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紐約市G線地鐵至明年2月 深夜期間部分停運

FBI提醒:遇電信詐騙 48小時內報案7成機率可追回金錢

協助長輩移位 治療師教「2原則」 防照顧者腰扭傷

照顧者正確的轉移位技巧除了掌握腰要直、膝要彎、腳要開三大要素,善用輔具更能事半功倍。(本報資料照片)
照顧者正確的轉移位技巧除了掌握腰要直、膝要彎、腳要開三大要素,善用輔具更能事半功倍。(本報資料照片)

一名45歲女性照顧者在協助家人下床、起身移動到輪椅時,因彎腰施力不當,不小心失去了重心,但為了保護行動不便的長輩,不僅自己閃到腰,兩個人也一起摔倒受傷。

協助移動長輩好吃力,每天都要重複從床上起身坐到輪椅上、移到廁所或餐桌、客廳沙發,甚至是坐上車出門,一連串從躺到走的動作稱為「轉移位」。

台灣職能治療師黃上育說,常見照顧者用「徒手搬運」直接抱起,這樣的方式非常耗費力氣,拉扯搬抬也很容易使雙方都受傷,把握「別用蠻力、善用輔具」二大原則,使用正確技巧,才能讓長輩感到舒適,並刺激四肢活動。

安全轉移 腰直、膝彎、腳開

正確的轉移位技巧除了掌握腰要直、膝要彎、腳要開三大要素,善用輔具更能事半功倍,一方面減輕照顧者負擔,一方面增加被照顧者的安全。

黃上育分享,看過太多傳統徒手使力法,結果雙雙慘跌的個案;還有照顧者習慣兩手拉抬對方褲頭或尿布,長輩覺得不舒服而抗拒起身。長期臥床、久坐不活動,肌肉就會快速減少,伴隨生活功能的退化,導致臥床、失能更嚴重。

黃上育強調,每一次轉移位都是復健機會,可增加長輩的活動量,包括刺激認知、訓練肌肉、緩和情緒等,即使是腳尖輕踩在地上,也能提供腳底不同的觸覺感知。除了脊髓損傷者、腳無力的年長者、腦中風病患、巴金森病友,失智病人的定向感受損,都可能連帶發生跌倒的危險,有時明明是前方很近的距離卻移動不了,照顧者應學習適當的轉移位技巧,避免因錯誤姿勢受傷。

善用輔具 安全又省力

錯誤的轉移位方式常會造成照顧者手部肌腱拉傷、腰椎受傷,以及長輩一起跌倒的立即性傷害,選擇適合的輔具可以安全又省力進行移位。

轉移位技巧也要針對長輩身體能力,例如尚有行走能力或下肢支撐能力較差者,可穿戴移位腰帶,照顧者用手扶持提把,提供穩定與舒適性。偏癱者可使用移位板,「搬滑」至其他位置,力氣小的女性照顧者也能輕鬆完成。

急性扭傷 先冰敷再熱敷

黃上育提醒,照顧者也應使用護腰減輕脊椎壓力,千萬不要硬抱、硬搬,如果不小心閃到腰或扭傷,可以冰敷舒緩急性期發炎反應,等到紅、腫、熱、痛的症狀減輕後再熱敷。在操作轉移位前,也要先做簡單暖身動作,拉伸背部、腰部肌肉以及扭轉關節,預防拉傷、扭傷,同時保護膝蓋。

正確使用輔具可讓轉移位更安全、更有效率。(圖:職能治療師黃上育提供)
正確使用輔具可讓轉移位更安全、更有效率。(圖:職能治療師黃上育提供)

肌肉 中風 失智

上一則

研究:喝咖啡不會造成心律不整 「少睡多走」是真的

下一則

17月減50磅 最強減肥藥面市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