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美援烏以台法案通過參院測試投票 最終表決可望過關

強勁財報支撐 道指漲逾250點 史指升逾1%

膝關節退化 軟骨細胞移植可治療

退化性膝關節炎不只是許多長者的困擾,50多歲的族群也會遇到。(Getty Images)
退化性膝關節炎不只是許多長者的困擾,50多歲的族群也會遇到。(Getty Images)

關節退化人數愈來愈多,不過膝關節退化並非老人家專利,50多歲的族群一樣有此困擾。醫師表示,面對膝關節退化,除了使用復健、藥物及關節內注射等非手術療法,或以手術治療、更換人工膝關節等,「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也是治療選項之一。

軟骨功能 有如避震器

「關節炎治療最困難在於軟骨再生」,台灣義大醫院長杜元坤說,關節軟骨多數為「透明軟骨」,這種軟骨具有黏性及彈性,以保護骨頭間的撞擊及傷害,功能有如汽車避震器,傳統治療雖能延緩關節炎惡化速度,但無法重建透明軟骨,許多患者最終仍免不了需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

義大醫院2019年通過台灣衛福部核准「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並在「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發表治療兩周年成果。

杜元坤說,兩年來已完成60名患者,年齡25至70歲間,其中14人追蹤兩年,另有六成完成雙邊膝蓋手術,並透過術後追蹤發現,病患主觀感受明顯進步,而經磁振造影檢查,也看到患者透明軟骨再生,回到正常軟骨厚度,部分病友甚至可達到完全健康膝蓋的狀態。

57歲吳先生年輕時喜歡打籃球,不僅膝蓋半月板破裂、軟骨缺損,但近年飽受膝關節提早退化所苦,不僅日常活動疼痛不適;就連停好車、離開駕駛座,都還得先「暖身」一陣子,等膝蓋解「凍」,才能邁開步伐,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手術後500天 已重返健身

吳先生為解決膝蓋疼痛困擾,做過各種注射治療,甚至微創、截骨、清創等大大小小手術做了五次,就是無法徹底解決問題,一段時間後,症狀便會再出現。所幸去年9月他接受「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治療,迄今將近500天,不僅能夠進行間歇訓練,影像檢查也顯示軟骨確實再生、正慢慢增加厚度,成功讓膝關節活動度重新解「鎖」;不但再度邁入健身房,也計畫明年4月要飛往京都賞櫻。

技術源自日本 用溫差培養軟骨

杜元坤說,「細胞層片」技術源自日本東海大學Sato教授,為利用環境溫度變化進行細胞培養及剝離,當溫度較高時,細胞可以貼附生長,一旦溫度降低,就能造成整層細胞剝離,以成功培養出片狀、柔軟的透明軟骨層片,而移植細胞可堆疊三到五層,依病患需求量身訂做。

義大醫院在植入時,為了讓層片植入時黏著度更佳,會在要黏附層片的軟骨鑽出一些小洞,讓身體在修復同時促進細胞層片密合;最後由三名醫師組成團隊在手術室合作,加速完成細胞層片植入。

另一名患者、58歲社區李藥師,於疫情期間為確診者送藥到府,沒想到某天送藥途中,因患者居住的三合院水溝沒有加蓋,一不小心就踩空、撞傷膝蓋,且不能好好走路,對生活品質及健康影響實在很大。

李藥師原本膝蓋就有些退化,也有聽說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本來還在猶豫。結果剛剛好撞到,就覺得應該是注定要做治療,並於今年8月接受右側膝關節軟骨細胞層片植入治療。

部分患者 不適合移植

但並非所有軟骨缺損患者都適合細胞層片移植。杜元坤說,此技術不適用於有自體免疫、感染、癌症等造成的關節軟骨破壞。適用對象為外傷性或退化性引起的關節炎合併軟骨缺損患者,治療前須經X光片診斷確定是中度以下退化性關節炎,治療前先取出自身膝蓋軟骨細胞,在體外培養成細胞層片,然後再手術移植回軟骨缺損部位,藉以修復缺損,緩解疼痛不適。

義大醫院正評估將這項技術擴大使用於膝關節以外部位,像是肩關節、髖關節等;近來也完成以誘導性全能幹細胞(IPS細胞)與外泌體注入關節腔、促進關節軟骨再生的實驗,希望有朝一日不需先取自體軟骨細胞培植層片,而是用異體細胞就能幫助病友完成治療。

關節 手術 健身

下一則

聯邦專案小組建議:40至74歲女性 每2年篩檢1次乳癌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