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常春藤名校學費漲至近9萬元 有家長砸75萬找顧問從小栽培

賓州巧克力工廠爆炸7死 她掉巧克力液鍋裡保命

關節一生磨損8000萬次 研究:除了補保養品 得先注意這個

(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世界衛生組織發現,全世界關節炎患者從70歲下降到40歲,甚至將骨關節毛病與癌症、心血管疾病,並列成為健康三大殺手。估計到2025年左右,世界上約有25%的人會有骨關節問題。

先終止破壞,才能有效吸收

根據美國〈Modern Research in Inflammation〉現代發炎研究期刊上Dr. Kevin J. Ruff 及Dr. Dale P. Devore兩位博士發表的研究:〈Re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rats following 7-day oral supplementation with a proprietary eggshell membrane-derived product〉上指出,關節會發炎會痛,是因為體內的腫瘤壞死因子TNF-a、介白素IL-1、IL-6這三種關節細胞激素分泌太多;這三種關節細胞激素主要的功能為調控免疫及發炎反應,如果把我們的身體想像成一棟大樓,那麼造成「紅、腫、熱、痛」這些症狀的發炎反應,就像大樓中的安全警報響起,因此引起後面一連串的後續反應;當病原體入侵體內,細胞激素就會啟動發炎反應,但細胞激素分泌過多,這些「紅、腫、熱、痛」的症狀就會持續加重,造成破壞。

當細胞激素分泌太多,多餘的便成了破壞素,破壞軟骨和骨頭,這時就像杯子上有破洞,補進的營養都流失,導致補再多營養素都沒有用、全都流失了;因而會發現,雖然吃了很多關節保養品,如市面上常見的UC-II(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葡萄醣胺、軟骨素等,但一進一出的結果,保養效果仍有限。

有關節之處都容易退化、發炎

全身有200多個關節,只要是承重的部位,例如髖關節、踝關節、膝關節,或者常出力、或是施力不當的地方,如指關節,全身有關節的部位都有可能發生退化、發炎,臨床症狀常可見關節疼痛、僵硬卡卡,特別是在早上剛起床時,且就診患者往往已經持續好幾個月。以膝關節疼痛來說,嚴重者甚至會難以行走或蹲下;從關節X光片來看,關節間的軟骨會隨年紀增長而磨損,周圍也容易出現骨刺、關節囊增生、產生發炎,進而使得行走或彎曲時關節又卡又痛。

▲黑影部份為軟骨,年輕健康的關節軟骨黑色縫隙較寬大;黑縫較細較密即表示軟骨不足,行動時骨頭碰骨頭就容易疼痛、發炎

市面上許多關節保養品都在強調補軟骨素、葡萄醣胺,其實阻止發炎疼痛,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停損、減輕軟骨的磨損,就像一個杯子沒有了破洞,裝進杯中的水才留得住。面對關節問題,唯有先停損,才能留住行動營養素,完整解決關節炎、關節疼痛及行動卡卡的困擾。

【延伸閱讀】

鼓勵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積極治療 北榮診間變裝emoji創意展

跌倒骨折用微創手術治療 無須忍痛復原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48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

關節 加拿大 腫瘤

上一則

余苑綺直腸癌病逝 醫:已超出平均30個月存活時間

下一則

追蹤50萬人11年研究:每天喝兩杯茶 少生病、更長壽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