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多位歐洲領導人相繼訪中 外媒:歐盟憂中俄走太近

感染輕度肺炎 巴西總統魯拉取消訪中

保護關節 做好保暖別亂進補

台灣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中心主任黃光永說,關節受損後會對溫度改變較敏感,天冷時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導致血液無法將發炎物質帶走。(記者莊祖銘/攝影)
台灣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中心主任黃光永說,關節受損後會對溫度改變較敏感,天冷時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導致血液無法將發炎物質帶走。(記者莊祖銘/攝影)

天氣冷且日夜溫差大,民眾常出現膝蓋或關節疼痛等症狀,台灣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中心主任黃光永提醒,有可能是關節炎作祟,因關節之前可能曾經受損,發炎物質累績無法排除,提醒應做好保暖,冬令進補也應斟酌使用。

黃光永說,膝蓋或關節痛大多可導因於退化性關節炎,手指、肩頸僵硬也是症狀,其中又好發於膝關節,因為膝蓋受力最多;患者長年揹重物或激烈運動,年紀漸長後,都會導致關節處軟骨磨損、失去潤滑作用。

黃光永說,關節受損後會對溫度改變較敏感,天冷時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導致血液無法將發炎物質帶走;天氣潮濕時,感知痛覺的受器變得更敏感。

許多年輕患者也求助黃光永,大多是運動傷害導致天氣寒冷時,也容易發生關節痠痛,黃光永說,疼痛源多是軟性組織,如肌肉或肌腱等,建議運動完可以熱敷疼痛部位、鬆弛肌肉,能有效疏緩疼痛。

天氣冷寒冷不是只有退化性關節炎,黃光永也強調,若手部關節晨間疼痛超一小時,也有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若40歲以下年輕人下背疼痛超過三個月合併下背晨間僵硬,有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

除了多喝水、充足的睡眠品質及適度運動外,黃光永建議天氣冷時應做好保暖,圍巾手套不可少,運動頻率高者護膝護踝等護具除了保護肢體外,更重要的是保溫關節;另,冬令進補是許多民眾冬天一大享受,但黃光永建議,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應請教專業中醫師建議,否則將適得其反。

肌肉 台灣 過敏

下一則

追蹤10年…基因療法奏效 2血癌患者痊癒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