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強勁財報支撐 道指漲逾250點 史指升逾1%

千鈞一髮 5架飛機差點在紐約甘迺迪機場相撞

肥胖者肌肉萎縮恐是肌少症 長者易患還可能吞嚥困難

隨著年歲增長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身體可能因肌肉質量減少而有「肌少症」。(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隨著年歲增長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身體可能因肌肉質量減少而有「肌少症」。(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市步入超高齡社會,民眾隨著年歲增長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導致肌肉質量減少而有「肌少症」,症狀如肌力下降、行動不便、失能。醫師提醒,影響層面包含四肢的骨骼肌肌肉、控制吞嚥動作的肌肉群,確診者搭配蛋白質、鈣質與維生素D等營養補充,以及運動復健治療,多數都能增強肌力及生活功能。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復健科主任楊蕙黛指出,多數肌少症患者的體重下降、腿圍變細,有些人看似肥胖,因其肌肉萎縮被脂肪組織堆積取而代之,成了所謂「肌少性肥胖」,得透過肌肉質量、肌肉力量等檢測,作為確診依據。

楊蕙黛說,不只四肢的骨骼肌肌肉,肌少症影響層面還有控制吞嚥動作的肌肉群;「肌少症吞嚥困難」是肌群質量減少,沒有足夠肌力完成有效咀嚼和運送等吞嚥動作造成,會引發營養不良、肌肉質量不足惡化,形成惡性循環。

她表示,肌少症吞嚥困難常見於65歲以上族群,吞嚥困難、嗆咳之外,嚴重時也可能會聲音沙啞。藉由肢體的物理與職能治療、吞嚥復健訓練,能增進四肢骨骼肌、吞嚥肌群的肌耐力與協調性,強化吞嚥技巧,並視情況調整進食食物的質地,給予足夠營養補充,同時改善吞嚥進食能力。

楊蕙黛提到,醫學研究發現骨質疏鬆患者且有肌少症,比例較一般人更高,兩者有協同與共病關係。若四肢瘦削、無力等疑似肌少症或合併吞嚥困難者,她建議就醫評估檢測,肌少症與肌少症吞嚥困難經復健治療會有不錯進步。

肌肉 檢測 肥胖

上一則

如何妥善「承接」性騷被害親友?醫:傾聽比建議重要

下一則

7旬老婦長期痔瘡致嚴重貧血 醫籲別忽略延誤手術治療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