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微信龐氏騙局 上萬華人上當 最多損失20萬

金山灣區發生規模3.5地震 華人被震醒 以為做噩夢

思覺失調症 長效針改善用藥習慣

思覺失調症發病前五年是黃金治療期,若任意斷藥,復發風險將是穩定治療者的5倍。(Getty Images)
思覺失調症發病前五年是黃金治療期,若任意斷藥,復發風險將是穩定治療者的5倍。(Getty Images)

台灣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朱柏全說,一名女子在高中二年級成績突然從班上前五名變倒數,上課莫名流淚,嚴重到無法自己洗澡,就醫確診為思覺失調症,她在親友和醫護照護下病況穩定,並考取護理師執照,近兩年在長效針幫助下保持穩定不復發,以專業照護病患圓夢,翻轉人生。

朱柏全說明,長效針劑具有改善病友用藥習慣,降低4成急診、6成住院、約6成4的半年內再住院,以及4成死亡風險等風險。臨床常見病友誤解病重才需要打針、誤會物副作用大,其實病友經醫師評估後,使用長效針劑,大部份患者一個月回診打一次長效針,可穩定控制病況,恢復正常生活與工作。

中山附醫院長蔡明哲說,思覺失調症是大腦生病的精神疾病,病發後的頭5年為黃金治療期,能使大腦維持基本的運作與功能,若任意斷藥,復發風險將是穩定治療者的5倍,更可能導致腦部不可逆的損傷惡化。

以台灣為例,病友預估14萬人,盛行率約0.6%。病友易因秋冬日照縮短,影響褪黑激素與血清素分泌,以及氣溫變化導致情緒波動復發,呼籲民眾多留意周邊親友,若出現精竟、情緒異常,應盡早就醫,不僅有助控制病況,有機會回歸社會貢獻己力,照顧者的壓力也能減輕。

朱柏全說,思覺失調症常見表現,包括妄想、幻覺、幻聽,莫名動機缺乏、社交意願低落、情緒憂鬱等,多數病友缺乏病識感,錯失治療黃金期。對此,民眾可以善用「疑似精神病前期簡易自填量表」,花1分鐘快速回答15個思覺失調症早期徵兆,只要符合條件,代表有較高的思覺失調症風險,建議盡快諮詢精神科醫師。

中山醫學大學精神醫學科主任張正辰說明,造成思覺失調症的主要原因,包括側腦室體積變大、海馬迴萎縮、多巴胺過度分泌導致灰質快速流失等。許多人將它視為「中邪」或「卡到陰」,其實觀念錯誤。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病友只要能夠早期發現、穩定且持續地治療,仍有機會回歸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朱柏全說明,研究顯示,思覺失調症病友的就醫和用藥規律性最差,出院半年未按期回診的比例約2成,未規律用藥者高達近6成,且中斷時間越長,病友急性復發與再住院的比例也越高。政府為提升思覺失調症病友用藥順從性,將長效針納入健保,並新增獨立預算與獎勵措施,鼓勵臨床醫師優先處方長效針劑。

醫學 健保 預算

上一則

防異位性皮膚炎抓到皮流血 醫列「日常自救原則」

下一則

喜歡運動的別錯過 泡湯這樣泡「肌肉彈性」更好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