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頭黑斑半年未消 竟是罕見癌症 醫警告:咬指甲也會誘發

赴台多年的美籍男子兩年多前發現右手小指指甲上有一塊黑斑,半年多都沒有消失,之後手術切除,傷口也遲遲無法癒合,到成大醫院檢查,才發現竟然是罕見的「甲床鱗狀細胞癌」,經過手術切除,目前追蹤半年,沒有復發的跡象。
台灣成大整形外科醫師黃國書表示,一般指甲上如果有被碰撞到產生的烏青,會隨指甲生長慢慢往外移,但是如果是這種鱗狀細胞癌,因為附著在甲床上,就不會移動,可能慢慢變大,平常可以檢視自己的指甲,有異狀應就醫檢查。
他表示,一旦發生鱗狀細胞癌,全身可能會有多處病變,不只一處,需要長期追蹤。
由於這名患者工作時經常打字,沒有小指頭很不方便,醫師本來要將指節切除,後來改用「逆交指皮瓣重建」,利用相鄰的無名指的皮瓣,縫合在小指的傷口上,將兩根指頭連在一起約兩周時間,協助小指恢復,順利保留小指。
患者兩年前發現小指有一塊黑斑,半年後在診所開刀切除,但傷口遲遲沒有癒合,持續增生的肉芽組織讓他不堪其擾,輾轉到成大醫院皮膚科就醫,傷口切片進行皮膚病理組織染色檢查,發現是鱗狀細胞癌,轉介至整形外科做後續處置。
洪國書表示,歐美白種人比起黃皮膚的東方人發生鱗狀細胞癌的機率比較高,主要是日曬造成,除了會在皮膚上長出皮膚癌,指甲也可能發生,但是相當少見,根據美國臨床統計,每10萬名住院病人,只有約1.2人是甲床鱗狀細胞癌。
他表示,誘發的原因除了日曬外,喜歡咬指甲、燙傷,或者是接觸化學物質、感染乳突病毒16型,都有可能,其中乳突病毒16型,與造成女性子宮頸癌的病毒相同,目前推動年輕女性注射乳突病毒疫苗,也可以預防甲床鱗狀細胞癌的發生。
他指出,外科手術切除是甲床鱗狀細胞癌的第一線治療,必須兼顧完整切除病灶及手部功能需求。成大經由跨專科醫療團隊合作,在手術中立即確認腫瘤移除乾淨,再依切除部位選擇合適的重建方式,如植皮或是局部皮瓣重建手術,以達成完整切除病灶及符合病患需求的雙贏目標。如果是比較晚期的鱗狀細胞癌,可能需要再搭配放射線治療等其他輔助療法。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