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92歲梅鐸再婚:害怕墜入愛河、這是最後一次了

時隔數月投遞同一郵筒支票再次被盜 洛縣華商不解

入夜氣溫驟降恐增中風風險 醫籲注意「FAST」症狀

醫師提醒,氣溫劇烈變化,恐是腦中風發生的高風險期間。 (示意圖/ingimage)
醫師提醒,氣溫劇烈變化,恐是腦中風發生的高風險期間。 (示意圖/ingimage)

台灣入冬首波冷空氣,30日來襲,氣象局預測氣溫將驟降10度。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方耀榮提醒,氣溫劇烈變化,恐是腦中風發生的高風險期間。不少腦中風案例都發生得令人措手不及,像是昨天還好好的,隔天一早就無法起身、講不出話來。又或是阿嬤吃晚餐時,手舉不起來,口水從嘴角流出來,起身時無力跌坐在地上。方耀榮表示,家人間應注意近期氣溫變化期間,腦中風高風險對象是否出現FAST症狀,一旦有異常,應立即就醫。

方耀榮表示,辨別腦中風記得口訣「FAST」(快速),每一個英文字母的意義分別為,F代表Face(臉)、A代表Arm(手臂)、 S代表Speech(說)、T代表Time(時間)。簡單來說,臉歪、嘴斜、手垂、大舌頭,記下時間,最後患者狀況正常的時間,然後趕緊送醫。

據衛生福利部104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3位,尤其好發於60歲到79歲的年齡層。腦中風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出血性腦中風和阻塞性腦中風,無論哪一種腦中風型態,應盡速接受治療,讓腦部後續損傷和神經學症狀的嚴重程度降到最低。

方耀榮表示,腦中風有很多危險因子,其中包含三高,也就是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心臟疾病如心律不整,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菸、喝酒,肥胖,頸動脈狹窄等。

若不幸發生腦中風,方耀榮表示,以缺血性腦中風而言,治療方式不再只有靜脈內注射或是吃抗血小板藥物,在符合特定的條件,經醫師評估以後,我們可以進行動脈血管內血栓移除手術,以外科介入的方式來治療在大血管阻塞的急性缺血中風。

方耀榮表示,動脈血管內血栓移除手術的另一個好處在於對已經超過黃金3小時的病患,但在6小時內大血管腦中風的病患,在符合特定的條件之下,仍然能夠接受治療,讓中風的範圍減少。2015年1月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MR CLEAN試驗,證實顯著動脈血管內血栓移除優於單純用血栓溶解劑(IV rt-PA)治療效果。

動脈血管內血栓移除手術是一種類似心導管檢查的手術的治療方式,醫師會在鼠蹊部穿刺並把微導管或同時置放支架送到腦部血管去抽吸血栓。換言之,血栓堵塞血管,醫療團隊將血栓抽吸出來讓血管通暢,縮短腦部缺血或缺氧時間以降低腦部損傷的範圍,進而減少嚴重的神經學後遺症甚至死亡。病患後續仍然需要努力復健來慢慢恢復其功能性。

中風 手術 高血壓

上一則

阿茲海默藥30年來重大突破 可延緩類澱粉蛋白堆積

下一則

人際關係不滿意 青少年較憂鬱 家庭關懷可助減壓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