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抖音國會聽證 周受資:TikTok獨立於中國 不應被禁

快看世界/調查:大裁員後 這些公司仍被評最佳僱主

50多歲男邊吃飯邊流淚 竟患「鱷魚眼淚症候群」

書田診所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提醒,讓人邊吃飯邊流淚的「博格拉氏症候群」雖罕見,但只要就醫檢查,配合醫師治療,可避免延誤病情。(圖/書田診所提供)
書田診所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提醒,讓人邊吃飯邊流淚的「博格拉氏症候群」雖罕見,但只要就醫檢查,配合醫師治療,可避免延誤病情。(圖/書田診所提供)

57歲的王先生近期常在用餐時流淚,太太擔心他是否心情不佳,而某一天和朋友聚餐慶生,發現他高興地大快朵頤、右側眼角卻淌著淚水,令大家覺得怪異,但眼科檢查無異狀,經神經內科檢查,才發現王先生先前顏面神經麻痺,接續出現「鱷魚眼淚症候群」,讓人邊吃飯邊掉淚。

台灣書田診所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王先生不久前曾有過持續數周的一側顏面神經麻痺病史,安排神經傳導檢查,發現右側顏面神經電位確實有明顯異常下降,研判是「博格拉氏症候群」(Bogorad syndrome)的罕見顏面神經麻痺後遺症所致。

黃啟訓指出,「博格拉氏症候群」是一種咀嚼食物時,會伴隨不自主流淚的罕見疾病,俗稱「鱷魚眼淚症候群」,起因於病毒性顏面神經麻痺恢復過程中顏面神經再生異常,控制唾液腺的神經、與淚腺神經錯誤連結所致。病毒感染引起的顏面神經麻痺,有1到3%會產生此種後遺症。

「博格拉氏症候群」是於1926年由俄國神經科醫師Bogorad所提出,當時他發表一篇名為「鱷魚眼淚症候群」醫學文章中,對於傳說中鱷魚行為的怪異症狀,進行詳細描述,因此此罕見症狀有此一稱。最常見表現,為進食中單側反射性流淚,也有少數患者會產生反射性雙側流淚。

黃啟訓表示,目前最長使用治療方式,是將肉毒桿菌素注射到淚腺中,阻斷異常的副交感神經纖維,以減少淚腺分泌,每次治療效果可持續約6個月;也可用口服腎上腺素阻斷劑,減少淚腺分泌,或手術切除部分淚腺。「博格拉氏症候群」雖罕見,但只要就醫檢查,配合醫師治療,可避免延誤病情。

手術 醫學 俄國

上一則

除了膽固醇 也要注意三酸甘油脂 脂肪肝恐悄上身

下一則

「這些習慣」害雙手粗糙 牢記使用護手霜2祕訣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