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紐約307億教育預算 爭議中過首關

紐約8大道攤販亂象 華人居民要求整治 爭設禁攤區

長者下背痛 當心腹部主動脈瘤壓迫

腹主動脈瘤的病患還需確實控制血壓與三高,才能達到治療效果。(本報資料照片)
腹主動脈瘤的病患還需確實控制血壓與三高,才能達到治療效果。(本報資料照片)

下背痛是一般年長者相當常見症狀,雖然九成以上與骨頭肌肉相關,但一名61歲,有抽菸、有高血酯多年病史的民眾,長期無法改善下背痛與腳麻,竟是「腹部主動脈瘤」壓迫與引起下肢血管血栓造成。台北市聯醫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歐陽志佩表示,確實控制血壓與三高能達到治療效果。

歐陽志佩指出,下背痛大部分與骨頭肌肉相關,但仍有少部分如癌症、感染、腸胃泌尿道、血管等原因造成。單純藉由脊椎影像檢查發現腹主動脈瘤則較少見 ,加上腹主動脈瘤病患約八成並無任何症狀,因此早期並不容易被發現,除非腫大到 壓迫周圍組織產生腹痛、腰痠背痛等症狀後,特別是如果伴隨其他疾病,就可能忽略了主動脈瘤引起的可能。

腹主動脈瘤並非癌症,而是動脈壁因老化、失去彈性而逐漸膨大成瘤狀的血管。主要產生的危險因子包括年紀超過60歲的男性、抽菸、三高,也就是高血壓、高血酯、高血糖等與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相同。

腹主動脈瘤的病患中,如果產生症狀,約有八成是腹痛,有民眾出現下背痛,僅約不到一成,加上合併脊椎狹窄,就更增添診斷困難度。若動脈瘤長大到一定的大小(6公分)或長大速度過快(半年超過0.5公分),破裂與死亡的可能性就大增,建議以手術介入治療以防止破裂出血。

歐陽志佩說,目前主動脈支架手術儀器與技術進步,已逐漸取代傳統開腹手術。但不管任何手術方式,術後仍須長期追蹤,並確實控制血壓與三高,才能達到治療效果。

手術 高血壓 三高

上一則

睡醒後胸痛、呼吸困難 當心1習慣誘發氣胸上身

下一則

痘痘貼非萬能 飲食也可預防長痘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