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可能轉成癌症 B、C肝患者是高危險群

當脂肪肝轉為脂肪肝炎,如果未及時治療,恐會演變成肝硬化,甚至有肝癌的風險,醫師指出,B、C肝患者是肝癌高危險群,一定要每半年追蹤一次超音波及血液胎兒蛋白檢查。
台灣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胃腸肝膽科醫師李政祺說,在一次免費「全民超音波檢查」活動中,中港澄清醫院做了195人的腹部超音波,發現有異常者高達152人,約占77.9%,其中疑似肝癌6人、肝實質病變9人、良性肝腫瘤36人、膽息肉11人、脾腫大3人等。其中有91人有脂肪肝,占比率達59.8%。
他說,從平常腹超檢查數據來看,患有脂肪肝的異常總人數,等於是十個人之中,就有兩人有脂肪肝。因肝炎初期多數不會自覺症狀,特別是患有肥胖、糖尿病、血脂異常,以及代謝症候群等疾患者更容易有脂肪肝,而B、C肝患者本來就是肝癌高危險群,一定要每半年追蹤一次超音波及血液胎兒蛋白檢查。
李政祺說,很多常常忘了自己上次健檢的日期,建議將將自己的生日訂為健康檢查日,在健檢時一定要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最好每年做一次,如果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則建議每半年或三個月做一次,以及早發現與治療。
澄清醫院癌症防治中心副主任林佩儀也呼籲,唯有定期檢查追蹤,才能遠離病變威脅。(黃寅)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