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美太空艙成功降落 史上最大「小行星樣本」送抵地球

中國病毒學家石正麗:未來恐再現新的冠狀病毒疫情

開會尿意告急尷尬 中醫助甩夢魘

間質性膀胱炎9成的患者是女性,常有頻尿、尿急症狀,同時伴隨下腹部疼痛腫脹。(Getty Images)
間質性膀胱炎9成的患者是女性,常有頻尿、尿急症狀,同時伴隨下腹部疼痛腫脹。(Getty Images)

40多歲蔡姓女主管因疫情,搭車不敢脫口罩飲水,工作時又忙到沒時間喝水、如廁,導致頻尿、尿急,且排尿前後一陣酸痛,經常開會一半就尿意告急,會議被迫中斷好尷尬,出門一趟到處找廁所,經求助中醫後,透過中藥調理體質、修復組織及減緩情緒波動,總算擺脫夢魘。

台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醫師黃瀞瑩說,患者以往就曾因憋尿、水喝太少造成泌尿道發炎,之後不得不耐心服藥、養成良好小便習慣,甚至手機設定提醒喝水,沒想到最近因工作需求要長途通勤,在車上因疫情不敢脫口罩飲水,也沒有去上廁所,出現頻尿,且排尿前後會有一陣酸痛感持續三個月,研判是間質性膀胱炎惹的禍。

黃瀞瑩指出,9成的間質性膀胱炎患者是女性,常見症狀有頻尿、尿急,同時伴隨下腹部疼痛、腫脹、酸脹感,尤其脹尿時感覺更明顯,排尿後雖緩解,但部分患者仍然感覺疼痛不適,加上膀胱較為敏感,夜裡經常感覺到尿意,造成更嚴重的睡眠障礙。

黃瀞瑩強調,情緒壓力、常熬夜或者飲食口味太重,都是間質性膀胱炎常見加重因子,可透過中藥體質調理獲得穩定改善,需至少一至兩個月配合治療才能使病況穩定。

透過「理氣化濕法」通利水道,使小便能恢復順暢,「清熱涼血法」能穩定血液循環,改善小便灼熱、疼痛,並能安定心神,最後則以「滋陰益氣法」加上活血化瘀藥,修復尿路周圍受傷的組織,降低復發機會。

黃瀞瑩提醒,「調肝、清心」對患者非常重要,透過中藥調理讓患者放鬆心情、減緩情緒波動,進而減少情緒壓力對間質性膀胱炎的誘發,都能有助於改善病情。

疫情 口罩 手機

上一則

追蹤50萬人11年研究:每天喝兩杯茶 少生病、更長壽

下一則

杜克大學研究:新冠住院 心臟衰竭風險增加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