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台積電太操激怒美員工?網揶揄:沒「台灣肝」想得美

撤出金山 聯合廣場希爾頓、Parc 55兩大飯店業主將脫手

不甩代謝症候群 高血壓、心臟病風險增

身體內潛藏的內臟脂肪過多,易有慢性病纏身或誘發癌症風險。(本報資料照片)
身體內潛藏的內臟脂肪過多,易有慢性病纏身或誘發癌症風險。(本報資料照片)

「最近好像變胖了,可是天氣熱好想喝手搖飲」、「下班好累,點炸雞來吃,療癒一下」,你是美食愛好者嗎?上班族必須久坐?或是有一點年紀後,小腹總是不聽話呢?

台灣國健署指出,代謝症候群是可預防及治療的疾病,若不及早檢查治療,得到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增加,變成慢性病人。其中原因,不良的生活型態占50%、遺傳占20%。

護理師曾文莉表示,如何發現是否有代謝症候群?除了做血壓、血糖、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檢查,腹部肥胖也是判定標準之一。

但肥胖不只是表面而已,體態看起來纖瘦的人也需注意。身體內潛藏的內臟脂肪過多,也可能成為代謝症候群的候選人,易有慢性病纏身或誘發癌症風險,還會影響身體免疫力。因此,如何避免肥胖且降低內臟脂肪堆積、維持適當的體重,將身體的免疫調整到穩定狀態很重要。

肥胖 高血壓 心臟病

上一則

吃維生素D有助預防骨折? 新研究顛覆舊觀念

下一則

快看世界/研究:常吃醃製食品的女性 更易得乳癌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