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炎服用類固醇1年 31歲男罹患白內障

一般認為白內障與老化有關,但眼科醫師指出,據資料統計,台灣青少年有22%是高度近視,而超過500度即提高白內障發生率,甚至有10%會導致失明。
曾有一名男性童年時期一直以為自己是近視,直到14歲才診斷出右眼竟是先天性白內障,而左眼也在33歲診斷出早發型白內障;另一名男性則因長期服用類固醇,在31歲即誘發早發型白內障,幸兩人手術後都恢復了視力。
眼科醫師謝宏義指出,台灣白內障平均年齡落在60歲,但年輕型白內障患者逐漸增加,除了跟3C產品使用有關以外,也有部分案例因為是先天性或藥物服用不當而誘發,許多年輕患者誤以為是近視而沒有做進一步檢查,延誤了最佳的黃金治療期。
該名14歲診斷出有先天性白內障的患者說,確診白內障以前一直以為是近視,因此家人也只帶他去驗光並配戴近視眼鏡,不料視力模糊的狀況一直未改善才到眼科就診,並查出右眼是先天型白內障,對生活、工作都造成影響。
另名患者在31歲時就誘發早發型白內障,經眼科醫師問診,發現是因嚴重型異位性皮膚炎,服用類固醇1年以上所致,也提醒民眾早發型白內障除了先天性遺傳、染色體異常之外,後天也會因常暴露於紫外線中、高血壓、糖尿病、眼睛曾受傷、長期口服或外用類固醇、過度使用3C產品引起。
謝宏義說,一般年輕人視力不清時通常不會聯想到自己可能是白內障患者,因此也容易因視力模糊導致意外發生,呼籲民眾平時多攝取深綠色蔬菜及水果、避免讓眼睛直接曝曬在太陽下,如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需每半年至一年至眼科追踪、檢查。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