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佛研究員郭岱君揭密 蔣經國日記:一生就是苦字

美國胡佛研究員郭岱君昨天以「蔣經國日記」為題發表演說指出,故總統蔣介石時時刻刻想反攻大陸,但蔣經國認為,反攻大陸非一蹴可成,要生存得先在台灣立足、要本土化,主張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沒有忘記反攻;蔣經國晚年更在日記自稱,「我就是一個苦命的人,一生就是一個苦字」。
長風基金會昨邀郭岱君以「從蔣經國日記看他的家事與國事」發表演說。郭岱君指出,兩蔣都非常不喜歡美國干政,對美國指指點點台灣與兩岸事務都不太高興,但蔣介石反彈影響後續美國前國務卿馬歇爾對華政策;蔣經國面對中美斷交選擇容忍,與美國沒有撕破臉。
郭岱君表示,蔣經國從內戰時跟隨蔣介石輾轉各地,這段經歷非常悲慘淒苦,但也建立日後人脈,並開始接觸黨務與政務做好接班準備,然而與一般接班人不同,蔣經國渴望父親的關愛與肯定。
郭岱君說,蔣介石遇到過不去的檻,就覺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但蔣經國會每天在日記寫,讓人覺得生不逢時,多愁善感,又憂國憂民,晚年在日記顯得惶惶不安,更自稱「我就是一個苦命的人,一生就是一個苦字」。
蔣介石日記談的多是國事,很少談到個人事情,蔣經國日記則談家事居多,直到蔣介石臥床後才比較自由奔放一點。郭岱君透露,蔣家人看兩蔣日記,看蔣介石的開心,看蔣經國的苦。郭岱君表示,雖然蔣經國在1979年12月就停止寫日記,無從直接從日記中得知,蔣對提名李登輝擔任副總統、選擇接班人的想法,但從其他日記內容很明顯可以看出,蔣欣賞孫運璿,但也很稱讚李登輝,並對李一路提拔扶持。
郭岱君說,蔣經國日記還記載,孫運璿中風後,蔣仍希望麻煩孫再任一次行政院長,當時大政是由行政院主導,副總統是虛位,其中也可以看出李登輝與孫運璿在蔣心中分量的不同。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