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加州州長紐森再表態 2024無意選總統:我擔當不起

3大車廠罷工升級 擴及配送中心 增至20州38地點

3大挑戰…後新冠時代 醫院防疫恐後繼無人

全民抗疫三周年,醫護人員守住醫院、感染管控工作,功不可沒,但醫院卻陷入防疫後繼無人的危機。圖為醫護人員為民眾篩檢時趁著空檔閉目休息。(本報資料照片)
全民抗疫三周年,醫護人員守住醫院、感染管控工作,功不可沒,但醫院卻陷入防疫後繼無人的危機。圖為醫護人員為民眾篩檢時趁著空檔閉目休息。(本報資料照片)

全民抗疫三周年,醫護人員守住醫院、感染管控工作,功不可沒。但專家示警,台灣感染科專科醫師報考人數逐年下滑,許多醫學中心一年新進不到一位醫師接受感染專科訓練,未來新冠疫情常態化,政府應協助醫院面對三大挑戰,包括是否嚴管感控、民眾是否容忍院內感染、補助醫院經費執行感染管控。

疫情期間凸顯感染科重要性,但台灣現行醫療體系中,感染科醫師執行感染控制、抗生素管理等任務,沒有健保給付,影響績效,時常淪為醫院檢討對象,使新進醫師對感染科卻步,衝擊台灣後疫情時代。感染科專科醫師報考人數從2010年的46人到去年僅剩20人報考,如未積極改善相關制度,恐面臨後繼無人的防疫危機。

感染症專家、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指出,各國狀況不同,美國醫療收入充裕,同項目收費「跟台灣價差30倍」,當然有錢可以做感控,而日本、南韓則會編列預算提供醫院做感控經費,但台灣醫院經營辛苦,目前僅利用評鑑要求醫院做好感染管制,「政府要求做新冠感染管制、監測、調查時,應思考挹注醫院相關經費。」

黃立民也提醒,現在為避免院內感染採取嚴格感染管制,包括住院前篩檢、設置專責病房等,若要回歸醫療常態,當健保不再給付相關費用時,民眾是否得負擔台幣3000至4000元(約97至129美元)PCR費用,衛福部未來能否容忍院內感染,而進一步調整現行制度,必須納入政策思考。

黃立民預估,從嚴管到恢復常態,至少要一至兩年的過渡期,當未來不再以專責、專區隔離新冠病人,僅以呼吸道隔離,民眾就醫時一定有感染風險,免疫力較差的患者,若在院治療不小心感染新冠,送至加護病房、插管治療,還可能有生命危險,恐引發糾紛。

黃立民表示,未來民眾住院時,要了解自己也是醫院感染管控一員,不可隨意汙染環境、聊天,家屬與訪客有症狀也不應貿然探病,「不發生院內感染是理想,但短期內做不到,大家必須接受這件事」。

新冠3周年大事紀
資料來源:行政院、指揮中心
新冠3周年大事紀 資料來源:行政院、指揮中心

疫情 健保 醫學

上一則

世界OnAir/人間正是「鬼地方」台作家陳思宏寫家鄉羈絆

下一則

他家的神明廳有「雙貓」坐鎮 網友暴動想參拜:獻上罐罐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