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限制中國人購地法 南卡眾議會「一字未改」通過一讀

月省千元菜錢 「贈品女士」教你B.O.R.E.S省錢秘招

國門開疫情恐再升 專家:脫口罩再等等

10月13日可望解封入境「0+7」屆時大部分防疫旅館將面臨轉型,但脫口罩可能還要再等等。(本報資料照片)
10月13日可望解封入境「0+7」屆時大部分防疫旅館將面臨轉型,但脫口罩可能還要再等等。(本報資料照片)

入境「0+7」新制拍板10月13日上路,民眾期待開放,但也擔心境內疫情飆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評估,開國門後對本土疫情影響小,不過口罩令解除得等到新冠疫情處於社區低度流行期,才會考慮開放。專家認為,開國門對本土疫情一定會有影響,疫苗確實施打、口罩政策別先放寬,醫療量能需充分準備。

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等疫情更穩定,確診數再下降,達到社區低度流行時,才會分階段解除口罩禁令。外國觀光客入境台灣,也要遵守戴口罩的規定。

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表示,目前海外整體疫情已趨緩,尤其像美國次世代疫苗正廣泛接種,保護效果會再長一點,因此境外對台灣的社區威脅已經變小。現在最大問題在於入境人次從6萬增到15萬後,如何在機場端減輕行政、人力負擔,並讓防疫程序簡化,降低人潮群聚才是重點。

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邊境開放,擔心是一定的。因此開放邊境必須要有因應措施,疫苗確實施打、口罩政策不要放鬆太快、醫療量能準備充分,包括快篩、診斷、藥物存量如單株抗體等都要準備。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說,邊境開放針對國外旅客訪台,快篩需由導遊確認,較嚴格作法或許是希望讓篩檢更落實,但BA.4、BA.5變異株致死率不高,死亡率也沒有高於背景值,先前早已提醒指揮中心防疫政策應「與病毒共存」,只要針對有症狀的人篩檢即可,但指揮中心仍不願聽取其他專家意見,完全延續前任指揮官陳時中的獨裁作風。

中研院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說,不論是否強制要求篩檢都有道理。針對外國旅客檢驗,可能是想要了解是否有其他變異株進入台灣,而團客有另外規範也可能是為了便於管理。但無論如何指揮中心和交通部都應該把為何有不一樣的規定說清楚,好讓民眾了解。

疫情 口罩 邊境

上一則

「解凍格陵蘭」紀錄片紐約首映 台灣團隊極地直擊

下一則

世界OnAir/人間正是「鬼地方」台作家陳思宏寫家鄉羈絆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