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川普發文:我若遭起訴 後果恐有「死亡與毀滅」

紐約307億教育預算 爭議中過首關

台走向「自主防疫」 多項配套一問三不知

台灣邊境入境檢疫放寬為0+7,可望10月13日上路,旅行業者從22日開始就接到大量的出團詢問電話。(記者黃仲明/攝影)
台灣邊境入境檢疫放寬為0+7,可望10月13日上路,旅行業者從22日開始就接到大量的出團詢問電話。(記者黃仲明/攝影)

台灣邊境二階段解封,最快10月13日入境改為「0+7」,恢復免簽、開放外國人一般性社會訪問、取消禁團令及電子圍籬等。政府拋出國人期待許久的新制,卻未看見配套,如開放團客,但是否陸港澳旅客仍待討論;取消電子圍籬,入境確診者「7+7」隔離形同虛設,社區疫情恐藏黑數,醫療量能連帶受影響。

「0+7」新制上路,國內多項管制措施將全面取消,包含電子圍籬、防疫旅館、防疫計程車、防疫關懷等,走向「自主防疫」時代。不過,昨指揮中心拋出新制後,多項策略卻是「一問三不知」,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多稱「仍要研議」。

未來取消禁團令,國內觀光主力「陸客團」仍在規畫是否開放。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台灣醫療享譽國際,過去沒有新冠疫情時,吸引外國人、陸客來台做健康檢查、美容醫學等,開放邊境應「一視同仁」,除非某些國家或地區疫情特別嚴峻才需特別規範。

電子圍籬取消後,入境確診者依規定仍須隔離七天,後續再執行七天自主健康管理,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確診者趴趴走,經檢舉,地方衛生局若判定違規,仍可依照傳染病防治法開罰。

洪子仁表示,目前本土確診數已破600多萬人,若加上黑數,推估半數國人已確診過,國內目前也可能出現確診沒通報的情況,國際疫情與台灣相比,已相對趨緩,現行採取高度管制「意義不大」,他認為,即使取消入境確診者電子圍籬,仍對醫療量能衝擊有限,不過仍需要觀察評估。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新冠患者九成輕症,應著重中重症,確診隔離應再放寬。洪子仁表示,邊境解禁後,後續應討論國內確診者的接觸者,是否還要執行「3+4」,如果疫情並未受到衝擊,可改為「0+7」。

洪子仁認為,邊境解禁後,不要一口氣把國內確診者的「7+7」隔離制度,馬上放寬,BA.5傳播力仍強,確診不需要隔離,才可能嚴重衝擊醫療量能,建議可以改為「5+7」再慢慢放寬。

國民黨立委鄭麗文指出,邊境鬆綁後國人擔心的是醫療量能是否足夠?各行各業面對邊境開放後有什麼影響?又要如何準備?政府都應說清楚。

邊境 疫情 防疫

上一則

「解凍格陵蘭」紀錄片紐約首映 台灣團隊極地直擊

下一則

世界OnAir/人間正是「鬼地方」台作家陳思宏寫家鄉羈絆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