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上升 BA.5占比逾半成主流病毒

台灣昨新冠疫情增2萬5346例本土個案,推測是中秋連假效應下修;上周確診人數23.7萬,比前一周上升8%,疫情仍在上升。至於目前BA.5變異株全台占比已逾5成,正式成為社區主流病毒株,台灣也出現第二例BA.5重症死亡個案。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上周共174例個案進行病毒基因定序,其中88例為BA.5,已過半,以北部居多,中部次之;但BA.2仍有4成,取代速度不如預期快。
昨新增44例中重症、28例死亡,以及237例境外移入個案。羅一鈞說,60多歲女性死亡個案,未接種疫苗,有糖尿病和中風病史且長期臥床,8月30日快篩陽性,9月1日就因新冠肺炎併呼吸衰竭死亡,是第二例確認感染BA.5的死亡個案,確診至死亡僅3天。
至於校園防疫新制昨上路,改採「以篩代隔」恐引發快篩之亂,且若有學生在校期間確診,該班師生是否當場快篩,讓教學現場莫衷一是?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若當天在校已出現疑似症狀,學校應聯繫家長將學生帶回就醫,並提供該班師生快篩返家再篩,篩陰隔天可繼續到校上課;若沒症狀,考量潛伏期,以確診者快篩陽性為第零天,其他師生於第二天再快篩。
而9月起邊境解封、病毒變種的BA.5又再起,防疫險全年理賠額恐衝破千億台幣(約32.4億美元)大關,各大產險業者扛不住了,再向金管會喊「救命」,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天說,保險局已了解業者建議,目前正在研究可行的方案。
據透露,產險公會主要提出兩大訴求,一是取消快篩陽經診斷就確診,需做PCR才能確認,避免有民眾偽造檢體的道德風險,二是取消居家照護視為住院的暫時措施,一律回歸保單條款,回歸保險保障的本質。
其他涉衛福部權責者,例如將新冠肺炎降級、及取消居家隔離條件的3+4(3天隔離檢疫、4天自主防疫),一律改成0+7(7天自主防疫)),產險業者則盼金管會向衛福部建議。
黃天牧說,保險局會針對產險業者的意見,去研究那些可行,哪些不可行,那些又需要跟相關部會溝通,「但研究方向不見得會跟公會建議的完全一樣」。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