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萬人身故 台灣超額死亡數恐逾4000人

台灣疫情尚未趨緩,昨天內政部公布今年5月戶口統計資料,5月人口死亡數為1萬7409人,較去年1萬5108人增加2301人、更比前年1萬3272人增加4137人。台大社會學系教授薛承泰直言,今年5月新冠肺炎確診死亡數為1390人,扣除老化等自然死亡增加數,「和前年相比,超額死亡超過4000人」。
昨天本土案例新增6萬8311例,中重症案例533例,唯獨台中市1萬32例破萬例,而死亡新增213例再創新高。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北部疫情已過高峰,持續下降,中南部疫情仍在高原期,疫情走向仍需觀察。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日前以他國數據,分析台灣死亡數翻倍僅13天,位居全球第二,提醒翻倍數是警訊,若找不出根本問題,死亡數恐繼續翻倍,籲政府應公開重症及死亡個案資料。陳時中昨天花近七分鐘時間解釋,確診、死亡皆有黑數,可能是檢驗或通報量能等問題,屬於統計上的誤差值,全球都有一樣的問題。
陳時中表示,精準統計死亡翻倍速度,應該是從今年1月Omicron疫情爆發開始計算,才能看整體疫情變化,若把過去兩年流行的不同變異株確診率與死亡率都放進來比,統計就會失真,分母也黑數,分子也黑數拿來「亂比一通」,影響民心跟疫情不是好事。
另據台北中國時報報導,台大教授薛承泰表示,內政部公布死亡統計顯示,和前年相比,「超額死亡」超過4000人,與指揮中心公布染疫死亡數相差三倍。薛承泰說,隨著生育率低迷、人口老化,死亡數跟死亡率都在增加,每年的超額死亡,可歸因於寒流或流感所致。但去年是暖冬,卻比前年「多死」1萬人,超額死亡數創新高。
薛承泰進一步表示,今年5月因染疫死亡人數有1300人,實際上因為疫情死亡人數可能跟指揮中心公布的數字相差三倍,可能死亡者未經過醫療體系通報,或是可能是打疫苗後副作用死亡,都是實際死亡人數被低估的可能原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