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染疫併發「腦炎」 比例高過鄰國 陳時中:是警訊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維持高原期,昨天新增6萬6247例本土確診個案,173例中重症、40例死亡,死亡包括一歲及三歲男童;另有2例幼童死亡案尚未列案號,6名幼童死亡案5人合併腦炎,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認為是「警訊」,將盡快與專家開會,列出注意事項及醫療指引。
另外,台灣學生染疫總數突破14萬人,其中昨新增個案又以國小最多,單日增加3600例;而昨天死亡個案中有六人為養護機構住民,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每天新增死亡個案中,約一成五為養護機構住民。
本土病例數上周暴衝至9萬例後,一路降至昨天的6.6萬例,是否代表疫情高峰已過?陳時中表示,病例數下降可能與周末有關,無法以此下降為準,但看來沒有持續快速往上升,「我的看法是,到目前為止控制得宜。」
單日確診病例數雖然下降,指揮中心昨公布新增40例死亡個案中有2例為幼兒,其中一歲男童無慢性病史,睡午覺時陷入昏迷,到院急救無效,採檢為陽性,Ct值顯示剛染疫,法醫判定死因為新冠肺炎,為目前年齡最小死亡個案。
另名三歲男童同樣無慢性病史,16日發燒超過38℃,快篩陽性,隔天高燒至41℃,送急診時意識喪失、四肢痙攣、抽搐,且有肺炎腦水腫,合併腦炎缺氧、神經性休克,醫院雖積極搶救,但仍於20日病逝。
羅一鈞表示,截至昨天下午,累計14例兒童重症,4例死亡,3例與腦炎有關;另有2例併發腦炎死亡的兒童個案待審,總計已有6名幼兒染疫死亡;目前只看到香港的兒童腦炎個案增加,日韓都無類似情形,推測與華人的遺傳因子、代謝或環境有關,待進一步研究。
陳時中表示,雖然台灣兒童重症死亡相關案件數很少,但與鄰近國家相比卻是多的,「這是警訊」。
台染疫死亡個案從確診到死亡時間偏短,專家認為與太晚診斷、用藥不及、醫療量能等因素不足有關。陳時中指出,近來發現中症轉重症沒有明確標準,標準可能太過嚴格,導致重症人數偏低,將與專家討論如何適當切分中、重症,讓疫情監測更準確。
指揮中心昨起調整口服抗病毒藥物用藥條件,移除「吸菸或已戒菸者」。陳時中表示,5月21日專家會議認為條件者用藥證據不足,國外研究發現,吸菸或已戒菸需搭配其他任一風險因子才能提高藥物使用效果,因此即起移除此項條件。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