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集/鴕鳥式防疫…連浮屍也確診

電視台攝影師倒臥廁所猝死,經採檢確診;兩天前一位自媒體人自戕,採檢後也確診。上月底,北投河邊漂來男浮屍,法醫一驗竟又是確診。也有不是死後確診的事件,摩托車騎士發生擦撞,警方協助送醫;次日查出當事人確診,員警必須自主隔離。
這些場景,差不多已是偵探電影情節了,有一條幽暗的線索等待當代福爾摩斯揪出真兇。然而這不是推理劇,兇嫌人盡皆知,除了病毒,無能的指揮中心難辭其咎。
河上漂浮屍的事件,在平時,終年也難得一聞。而浮屍就正巧是新冠確診者,這機率能有多高?那麼再問:一個月內兩具浮屍都是確診的機率多高?這不是假新聞,5月底的男浮屍並非首例,5月中即有一具女浮屍被發現確診。
騎士車禍後確診,網友點評說「一言不合就確診」,並不好笑。背後的真相是,台灣無症狀者已多到防不勝防。儘管醫界給了個「快樂缺氧」的喜感標籤,但缺氧猝死會是快樂的事嗎?無法道別的親人不會哀傷嗎?
隨便猝死的民眾都確診,這當然不是推理劇,問題卻出在推理。陳時中的理論是:普篩會篩出偽陰性,所以不能普篩。這是哪裡修來的邏輯?為了避開少許偽陰,寜可放過大把真陽,病毒不全台亂竄才怪。鴕鳥式防疫,竟讓人民不幸溺死都逃不了確診!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