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爭兩蔣日記所有權 蔣友梅憂「選擇性公開」

蔣介石、蔣經國逝世後留下日記、書信等文物,國史館向蔣友梅等人提告確認所有權,一審判兩蔣總統任內文物屬國有,交國史館管理,非總統期間文物歸蔣家共同繼承人所有。案件上訴,台灣高等法院昨開庭,蔣友梅律師指出,她擔心文物被「選擇性公開」,讓外界有所誤解。
蔣介石在世時,將日記、總統府文物交給蔣經國,蔣經國將文物連同個人日記交給兒子蔣孝勇,蔣孝勇將文物掃描成微縮膠卷,交由妻子蔣方智怡;蔣方智怡2004年與美國史丹佛大學簽約,託付保管文物50年,衍生訴訟。
兩蔣文物目前暫存史丹佛大學,國史館對蔣家後代提民事訴訟主張兩蔣文物收歸國有,台北地方法院去年6月判決兩蔣總統任內235項文物屬於國家,非任內的232項文物歸蔣家;蔣友梅、國史館均上訴。
高院昨開庭,國史館律師指出,蔣友梅列出文物清單包括家書、私人文書,國史館予以尊重,但依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條例規定,私人日記、手稿、家書仍屬文物範圍。國史館強調,若文物涉隱私,會適當遮蔽再請對方確認無誤才公開,國史館不會故意管理不當;另主張文物所有權歸中華民國,僅是「管理權」移轉,非物權移轉。
蔣友梅律師指出,蔣友梅不在乎隱私問題,反而認為所有文物都可公開,她擔心的是文物被有心遮蔽,僅「選擇性公開」,造成外界誤解,且兩蔣文物公開與否已不成問題,因史丹佛大學已經公開日記,也有學者抄錄準備出書。
法官問雙方是否可能和解,蔣友梅律師說,若文物性質未釐清,和解有困難,若最終無法和解,請法院依法裁判;法官諭知6月30日再開庭。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