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防疫好卻輸在疫苗 敲不開世衛大門

新冠肺炎已大流行一年,想擺脫這場瘟疫,還得仰賴疫苗。英國、美國、歐盟和加拿大已批准輝瑞疫苗緊急使用並陸續為民眾施打,美國也批准了莫德納(Moderna)疫苗,但亞太地區國家對新冠疫苗抱持更謹慎的態度,連先進的日本和南韓都要等到明年2月才開始施打,許多國家更要等到明年下半年。
彭博日前公布最新版「抗疫韌性排名」,不論在新增病例、最近一個月死亡率和陽性確診率,台灣皆表現優異,唯獨在「疫苗獲取率」,台灣僅有26.2%,遠低於紐西蘭的246.8%,也低於日本的119.9%。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早在數月前提醒,疫苗是未來抗疫戰爭中最大的挑戰,但台灣疫苗採購與自產研發進度都不樂觀。抗疫第一道防線仰賴檢驗試劑,南韓2月獲准生產核酸檢驗試劑(PCR),3月已量產並出口,台產第一支核酸檢驗試劑4月底才通過食藥署緊急使用授權,得以專案製造,也慢了一拍。
台灣對抗新冠肺炎成果受國際肯定,卻仍無法敲開世界衛生大會(WHA)的大門。熟悉外交人士分析,民進黨政府讓兩岸關係降到冰點甚至屢有衝突,再加上美國又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組織,台灣未來參加WHA仍困難重重。
這名人士分析,台灣今年仍無法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台灣沒有參加損失不大,因為組織內的美國、日本等大國可以協助把訊息傳遞給我們;但像今年發生疫情,WHO的專家就無法到台灣評估情況、提供協助,這是很大的損失。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