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台灣規畫「經濟泡泡」 須符合2大條件

為挽救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的經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透露,研議中的「經濟泡泡」需有兩項基本條件,一為「來台必要性」,二是過程是否符合「動線分離」、隔離到位。
疫情導致各國持續封鎖國境,阻礙各國商務活動與往來。對此,商總日前向政府提出多項建議,其中就包括建議參考「外交泡泡」模式,放寬入境、隔離限制,減少企業人士出、入境時間成本,形成所謂的「商務泡泡」。
陳時中昨參與前立委陳宜民父親之告別式後受訪表示,「經濟泡泡」有兩個基本條件,第一是「來台必要性」,第二是過程是否符合「動線分離」、是否隔離很到位,若都做得到,就可讓入境時間快一點。不過陳時中也強調,就算是行程很重要,但若沒辦法完全配合防疫的話也不行,須兩個條件同時存在才可以(放行)。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研擬中的「經濟泡泡」方案,須考量為此得投入大量人物力與資源,並要避免社區感染風險,以及權衡實施此方案能帶來的效益,因此還有許多細節待討論。
莊人祥表示,此方案大致方向是參考「外交泡泡」,針對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的重要公司或人物放寬,可能朝個案申請方式研議,但全球疫情仍很嚴重,因此該方案最後是否實施、何時實施,都得考量防疫需求。
經濟部官員表示,在商務需求面,現有急迫的需求如國外工程師來維養機器、離岸風電項目等,就先以專案處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