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貴高官操弄司法 罔顧人民要的正義

前司法院公懲會委員長石木欽被控與當事人不當往來的案子,引爆出權貴與司法界往來的面貌,打碎「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口號,這場醜聞並非始於今日,監察院的調查報告內容其實不脫檢方移送司法院的資料,面對糾纏不清的內部關係,司法院與法務部都沒有自行處理的魄力,更看不出自省與改革的決心,權貴高官操弄下的司法,如何贏得人民信任?
最高法院早年為防堵關說及維護法官人身安全,採取保密分案制度。長達62年的保密分案制度,直到2012年4月16日才走入歷史,過去理論上一般當事人與律師無從得知承審法官是誰、何時分案,監委公布的報告,證明權貴就是有機會關說、比外界早得知訊息。
翁茂鍾透過石木欽與最高法院法官顏南全得知自己相關案件分案訊息,更能接觸承審庭長。顯示翁在司法界人脈雄厚,一般打官司民眾聽聞只能羨慕嫉妒,但該被檢討的是,承審庭長自己不潔身自愛、不迴避會面,還數度接觸而不避嫌。
翁茂鍾筆記本記載的百官行述,讓小老百姓看到權貴間的政商法界關係如何綿密,當權貴有案在身時,高官與其前呼後應,身為法官還能辯稱雙方僅是「熟識老友」聚餐,絲毫不在意違法性及職務倫理規範。當審、檢、辯、調、警都是「權貴之友」時,市井小民的司法正義往哪裡尋找?
司法官本應自詡為公平審判而自動與其保持距離,石木欽等人反其道而行,斲傷司法形象甚深。司法院近期增設發言人室,想讓司法更「接地氣」,但從發言人室設立以來的表現,非但未發揮首長化妝師功能,民眾最在意的是司法公平正義,更看不到任何曙光。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