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改造、罰則太輕 台灣槍案創5年新高

黑槍問題嚴重,槍擊事件頻傳,警方發現,槍枝、零件取得太容易,司法欠缺嚇阻力量,多年來一直是問題關鍵,仍待相關部門共同解決。法務部長蔡清祥昨天說,有需要修正現行法令不足之處,法務部會全力配合。
根據刑事局統計,去年台灣發生100件槍擊案,是5年來新高,今年1至7月發生49件,其中南投生技公司4死1重傷案,行刑式殺人手法震驚社會,全民恐慌。
警方說,槍擊案常有模仿效應;今年4月台北市開發公司被衝鋒槍掃射7槍,5月屏東民宅即傳步槍掃射20多槍,起因幫派利益糾紛。南投槍殺案、台中滷味攤槍擊命案則是個人糾紛,均行刑式奪命。
調查近年查獲槍械8成是改造槍,主要來源為操作槍、模擬槍等金屬玩具槍。內政部前年推動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修法,將操作槍納入模擬槍管理,提高改造槍刑度,信誓旦旦可有效遏制黑槍。但各地頻傳槍響,黑槍依舊氾濫,修法效果不如預期。
警方說,模型店、網路就能買到操作槍,修法後業者因成本提高,會將操作槍槍身、滑套等零件分開寄給買家規避罰責。
1名刑警曾從生存遊戲店買操作槍實驗,帶回辦公室貫通槍管、放置撞針,只花2分2秒就完成。而操作槍雖禁止生產內銷,但卻可能轉地下化,且黑市有庫存。
另近年幫派常找外圍分子當槍手,開槍後即自首、投案,找好律師,完全不怕刑責,幕後主使者更逍遙法外。這些都是政府亟需克服解決的問題。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