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下雨也缺電 蔡英文讓人民「等限電」

北台灣6月29日天氣酷熱,中南部卻降下豪雨,中嘉投等地都出現馬路水淹成河的景象。一般人或以為,大雨有助降溫,民眾不必大開冷氣解暑,至少能舒緩供電不足問題。誰料,正是那場大雨,讓台電備轉容量在午後降至3.37%的紅色警戒,距停電僅一步之遙。原因很離奇:因太陽能電廠多設在中南部,下雨造成光電板無法發電,形成嚴重電力缺口。諷刺的是,在電力告急時,經濟部長王美花正在一場記者會上大談強化「電網韌性」。
王美花當然知道台灣的電網韌性問題很大。當一個系統出現供電破洞,其他系統卻無法上陣救援替補,近年多次跳電即因此發生。以29日為例,太陽能發電失效,原應立即用火力發電支應;但當天大林二號機組正因「破管」維修,中火五部燃煤機組「熱中暑」無法火力全開,就連抽蓄水力也無法上陣。這就是台灣電網韌性的真相:因破漏處處,電網已潰不成網。
由於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太陽能光電,使台灣電力更趨多元,這是正向發展。但伴隨太陽光電的擴大,也使台灣電力結構平添了極高的不穩定因素。原因就在,太陽能是「看天吃飯」的電力,不像火力或核能發電那麼穩定。近兩年,台灣用電尖峰從午後逐漸移至傍晚及夜間,主要原因就是光電在太陽下山後「歸零」,瞬間造成電力大缺口。
29日發生的雨天缺電,又進一步印證了太陽光電之不可靠。原來,不必等到太陽下山,光是白天的一場豪雨,就足以使太陽能電板全部失效,造成供電緊俏。如此一來,光電的脆弱本質,也就無所遁形了。天黑無法發電,雨天也無法發電,光電比重愈高,台電的調度即愈是警報頻傳。民進黨在野時常指控台電「藏電」,彷彿電力調度不需要留些餘裕;如今全台每天大小停電從未間斷,蔡政府何不找出台電私藏的電力來補充?
近兩年,台電發明形形色色的跳電藉口,在饋線老舊的理由用濫之後,轉而把禍首歸咎於各種鳥獸爬蟲。如今,光電的侷限性,已從日落怪罪到雨天,接下來會是什麼?歸根究柢,台灣的電力問題根源於蔡英文總統以「反核」為基礎的能源轉型政見,在現實滯礙難行時不反省調整。最近當核電又在全球重新流行,台灣人難道只配等待限電嗎?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