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叫他師父 上海大亨藏畫張大千「血洗古人」曝光

蘇富比5月於香港拍賣張大千仿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以港幣3.7億(約台幣13.9億)的成交價落槌,不但刷新張大千拍賣紀錄,更成為蘇富比歷來最高成交價之中國書畫拍品。 保利香港本周宣布7月將拍賣張大千另一幅仿古畫作—張大千仿王詵 《連山斷磵圖》。此畫的首位藏家更是大有來頭──他是1930年代上海灘的青幫頭子黃金榮,傳說蔣介石年少闖蕩上海時,也曾磕頭拜黃金榮為師。
黃金榮本名黃錦鏞,與杜月笙、張嘯林並稱上海三大亨。青幫起源於長江蘇北地區,在1920年代通過鴉片走私崛起,與上海法租界當局互利合作,擔任維持華人秩序的角色,之後通過與國民黨合作鞏固其合法地位。
1949年國共內戰上海戰役後,81歲的黃金榮選擇留在上海。1951年,共產黨開展鎮壓反革命運動,黃金榮在報上刊登自白書,表示「願向人民坦白悔過」,要「洗清個人歷史上的汙點,重新做人」。不久,一張黃金榮在他創辦的「大世界」遊樂場前掃馬路的照片刊登於報上,震撼社會。1953年黃金榮病逝於上海,享壽85歲。
保利香港表示,黃金榮擔任上海法租界巡捕前,曾在私塾讀書,並到裱畫店當學徒,可以推測黃金榮對書畫有所認識。再加上同屬三大亨的杜月笙與張大千相識,黃金榮應有諸多場合能夠收藏張大千的畫作。此畫由現任藏家直接從黃金榮的後代手中購得。
不過在近代史上,黃金榮形象財大氣粗,當時上海流傳「黃金榮愛錢,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從未聽聞黃金榮有收藏書畫的雅好。此幅畫作的出土,刷新黃金榮的歷史形象。
1920、30年代的上海,印刷與媒體文化盛行,提供張大千經營自我形象,提升藝術地位的機會。他在1925年的上海個展獲得空前成功,聲譽鵲起。其快速崛起的過程,其背後也與富有購藏能力的買家與展覽贊助者有關,很顯然黃金榮也是其中一人。
追溯張大千的創作生涯,在1920至1930年代,他便開始通過仿古、摹古的探索方式,試圖跳脫同時代畫家的用色風格。這幅仿宋代畫家王詵的 《連山斷磵圖》,即可視為高古青綠山水風格的探索成果。
1979年,藝術史學者傅申應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之聘,擔任中國美術部主任,並於1991年於美術館舉辦「血戰古人(Challenging the Past)-張大千迴顧展」。該展除了華盛頓,還在紐約、聖路易等地巡迴展出。展後出版同名圖錄專冊。 其中便有這幅仿王詵《連山斷磵圖》,被視為張大千「血戰古人」的重要例證。
1991年,傅申受台灣雄獅美術月刊邀請,闡述其策劃「血戰古人」展的理念。他指出,這是藉以說明張大千雄心萬丈向歷代古人出生入死地挑戰: 「......在他的前半生,他為了要能入於古人而血戰。 ......為了要證明他是否入古,他不惜做一個製造假畫的偽作者;在向古人挑戰的同時,還要向那些前輩畫家和鑑賞家挑戰、向全世界的專家們挑戰。」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