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重啟訓練 應先還正步「清白」

在軍政互信不足的時代中,外界將踢正步訓練附加「威權象徵」的帽子,呈送時任總統陳水扁核定取消,作為國軍服膺民進黨執政的「民主進步」象徵之一。如今若要再啟這項訓練,若不先還正步訓練「清白」,如何養成與訓者對這項操典的正確認知?
國軍分列「正步」改「齊步」後,軍校與部隊不必再花時間在難度高、耗體力、備極艱辛的正步訓練中煎熬。但不可諱言,軍威門面因此少了展現形態,尤其數年前軍中鬧出憲兵「分裂式」事件,散兵部隊凌亂行進的窘態,堪稱「潰不成軍」,不但是民眾揮之不去的印象,也成為上一代軍人訕笑當今部隊訓練力道貧弱的口實,呈現世代氣勢的落差。
如今欲藉小規模恢復正步訓練,讓被視為國軍中堅的陸軍官校擔綱,一舉扳回國軍形象,可謂用心良苦。
但當年國軍廢除正步,隱含複雜的政治操作與意涵。國軍「踢正步」訓練,從兩蔣時代流傳下來,戒嚴時期被民進黨視為「黨國威權」體制象徵,陳水扁執政後,即取消國慶閱兵,而當時國防部亟欲取得新政府信賴,軍方內部即醞釀踢正步有礙健康等反應,最終在軍事會談中呈陳水扁核示廢除。
當年決策過程中,時任陸軍總司令、現任國防安全研究院院長的霍守業對廢正步曾持保留態度。他曾表示,陸官只是想換分列步伐,不是想廢正步。但當時擔任軍政協調的國防部長湯曜明加速了這個進程。
正因為踢正步訓練過去被賦予過多的政治意涵,也因此,若要小規模恢復,須先破除這層政治干擾,但這個溝通過程向來是軍人覺得最棘手且不願碰觸的部分。況且,目前重回民進黨執政,當下仍是一片掃除「威權象徵」之聲,國防部確定當局的頭腦開通了、願意公允來看正步訓練嗎?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