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過招切香腸 台灣要防禍從口出
中國大陸一周前對台展開「聯合利劍─2024A」圍台軍演,接著宣布中止台灣134項ECFA關稅減讓,這是以軍事和經貿對台「切香腸」,逐步壓迫台灣就範,台灣是否還有時間和策略因應,眾所關切。
說起「切香腸」,前總統陳水扁應是此中高手,他的「台獨香腸」,從他說當選台灣總統開始,到護照、身分證加註台灣,各公務機關國營事業去中國化(中國改台灣),一邊一國、入聯公投、正名制憲……等,發揮得淋漓盡致。
台灣當時經濟繁榮、軍事尚有實力,加上美國從中保護,大陸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無法與美抗衡,氣得跳腳也無可奈何。
20年後,「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當選總統,兩岸更趨疏離,他在就職演說中稱兩岸互不隸屬,欲進一步推動他的台獨理念,但遭遇強大的阻礙,且讓台灣陷入更緊張局勢。
關鍵在大陸政經軍實力崛起,輪到大陸對台「切香腸」。經貿部分,大陸從禁止部分台灣農漁產品輸陸到指控台灣對陸貿易壁壘,再到中止台灣的ECFA關稅減讓。另方面,推出優惠政策,歡迎並鼓勵台民台企赴陸投資設廠就業定居,共享大陸經濟發展機遇,這是另一種逐步掏空並分化台灣內部手法。
軍事上,大陸更是逐漸侵蝕台方既有領海的管轄權,2022年8月美眾議長裴洛西訪台,大陸圍台軍演並沒收海峽中線;今年2月陸船金門水域翻覆,大陸海警船開始常態性對金門禁限制水域「執法巡航」;一周前的圍台軍演更進一步靠近台灣。
大陸國防部發言人吳謙稱:「台獨挑釁一次,我們的反制就推進一步,直至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有大陸軍事專家歸納這次的圍台演習相較兩年多前的圍台演習,有幾個方面的「進」。
第一是空間上的進,演習地點離台灣管轄範圍愈來愈近,這次已到烏坵、東引,且到澎湖演習。
第二個是格局的進,兩年多前的圍台演習順序是「登、打、圍」,即登島為主、以打協同(火力覆蓋)、以圍輔助(圍困,同時阻止美日干預)。這一次變成「圍、打、登」,演習任務是先阻止美日干預,同時把「敵人」圍住成甕中之鼈;火力覆蓋、消滅「敵人」的抵抗能力;最終再登島,這樣的傷亡比較小。這種戰法代表解放軍軍力更強,一如1949年1月的北平「和平解放」。
第三個是戰術上的進,這次從宣布演習到作戰部隊到位只有15分鐘,上一次是2天。這麼短的時間意味「敵人」沒有太多時間準備,今後「敵人」要時刻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第四是頻率上的進,有A就有B和C,代表以後演習是常態化。演習次數一多,「敵人」分不清是哪一次是真演習或實戰,久了就會被麻痺,經常性的演習終有一天就變成實戰。
台獨或北京都在對中華民國「切香腸」,一步步侵蝕中華民國的主權、掏空中華民國內涵,這樣下去就怕有一天台灣沒有中華民國的庇蔭而被玩死,台灣要避免走極端,謹言慎行、戒除禍從口出,敵人才無出兵的藉口。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