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刺針飛彈催了11次 防長:延宕原因不便講

國軍向美國採購的刺針飛彈交貨延宕到2025年,國防部長邱國正昨受訪表示,軍購案不是短期,不講幾月到幾月,是幾年到幾年,當中應該明年要交的,可能往後延一點,有其他原因,他不便多講,但終止那年會全接到;國安、國防及駐外單位都很努力,跟美方接觸沒停止過,會持續努力。
本報系聯合報報導,行政院長陳建仁昨率官員到立法院施政報告並備詢。邱國正也被問到解放軍大埕灣軍演,他表示,細節不用多講,9月解放軍聯合軍演會做年度結案,都持續掌握,這個軍演到了9月就由軍委主導,代表是聯合作戰層級。
台北中國時報報導,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刺針飛彈交貨延宕,海軍為此於2021年起歷經11次稽催,且正式向美方提送2次抗議信函。據了解,陸軍與海軍各採購250枚,美方承諾2025年一次全數交貨。
報導說,陸軍「高效能反裝甲飛彈(拖式飛彈)」及「中程反裝甲飛彈(標槍飛彈)」計畫原規畫應於2022年度籌獲之分年項量,也往後修調;其中,拖式飛彈全案2022年度應籌獲改良式目標系統46套、拖式飛彈460枚及悍馬車46輛,但依陸軍說明,「拖式飛彈發射系統首6套於2023年8月空運抵台,並預畫於今年10月及12月分批交運14套及26套」。
拖式飛彈受疫情影響、原料短缺及供應商產製期程衝突,美方規畫於2023年12月運交460枚及2024年6月運交1240枚。換言之,美方目前只運交發射器,卻沒給飛彈,要明年底才交第一批飛彈。
報導說,標槍飛彈也是延宕交貨,而且同拖式飛彈一樣,先給發射裝備,沒運交飛彈;陸軍說明,標槍飛彈系統42套已於2022年12月全數交運抵台,然標槍飛彈則將分於2023年度及2024年度各交裝200枚。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