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商會會長:美拚自製晶片 應留意勿讓台經濟邊緣化

在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參加台積電美國亞利桑納州廠上機大典後,金融時報13日刊出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投書指出,台積電赴美投資對美國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但西方國家應小心行事,鼓勵製造業回流時,不能在經濟上削弱或讓台灣被邊緣化,否則反將襄助中國實現兵不血刃的目標。
韓儒伯指出,中國的戰略是迫使台灣接受「一中原則」的統一,那代表在政治上全面投降,經濟為對岸所統合。北京希望不費一槍一彈就能達成此一長期目標。
最近,財長葉倫警告美企重新評估投資台灣的承諾,韓儒伯說,她的評論雖是針對地緣戰略風險而發,卻剛好稱了北京的心,北京採取脅迫戰略,讓外界以為台灣的未來有必然性,透過加劇兩岸緊張局勢,提高在台灣做生意的成本。眾院議長裴洛西8月訪台,恰為中國執行此一戰略提供絕佳機會,因全球各國政府和企業此後都對他們在台灣的經濟利益提高警覺。
台積電赴美國、日本或謠傳中的歐洲設廠之舉,引發台灣內部討論「掏空」憂慮。韓儒伯呼籲,美歐對於降低台灣在半導體產業占有的中心地位,應格外謹慎,在強調製造在岸化(onshoring)的同時,也要表明支持台灣的長期經濟生存力。
他說,讓外商撤出台灣會是錯誤回應,孱弱的台灣會創造出更大的不穩定,更有可能遭遇中國挑動的衝突,透過實力獲得的和平才能阻卻對岸進逼。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