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台獨微調?賴清德:台獨指台灣不屬於中國

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友邦帛琉,多次提到「中華民國台灣」,他與媒體茶敘時被問到,是否代表未來及2024之後,兩岸路線都會延續蔡英文總統路線並維持現狀?賴清德說:「當然是如此。」對於「務實台獨」路線是否微調,賴則說,美中台對台獨的解讀不同,「不是三言兩語可以簡單說明」。
國民黨則表示,正式國名是中華民國,副總統代表國家在外拚外交,更應該要告訴友邦正確名稱,否則自己都不願意講,不就坐實借殼上市、自我矮化?國民黨副發言人楊智伃表示,請賴清德在最後的任期好好代表中華民國做好外交的工作,不要「食碗內、洗碗外」,讓民進黨黨內政治角力影響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
楊智伃還質疑,賴清德自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如今卻利用出訪時對媒體放話,可見民進黨內總統初選前哨戰已經開打,更可能是看衰民進黨這次縣市長選情,所以已經在搶2024總統大位。
賴清德說,蔡總統去年國慶提出「四個堅持」,這四個堅持發布後,台灣朝野不同政黨基本上沒有不同的聲音,這就足以證明蔡總統的努力,「中華民國是我國的國名,中華民國台灣也是對我國的稱呼,國際社會也可以稱呼為中華民國台灣。」
賴清德也強調,所謂「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必須要先去了解「台獨」的現代意義,因為「台獨」或「台灣獨立」,早在日治時期就有了。經過近百年發展,「特別是現在,台獨及台灣獨立,其實是指台灣不屬於中國的一部分,這是台灣的共識。」
對於在帛琉期間不斷提到「中華民國台灣」,賴清德說,用「中華民國台灣」嘗試凝聚國人力量,解決台灣認同分歧的問題,同時也得到國際社會肯定,「中華民國台灣已經廣為國際社會所接受,因此來到帛琉,包括帛琉總統、副總統、參眾議院議長,甚至每場活動司儀,都稱我們是中華民國台灣。」
媒體追問,這是否代表賴過去「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路線微調?他回應,「這問題滿複雜,非三言兩語可以簡單說明。」
賴清德說,台灣和中國對「台獨」認知不同,中國對台獨的解讀跟認知是「你不贊成統一,就是台獨」,美國對台獨的解讀則是「進行法定程序,就是台獨」,同樣「台獨」兩個字或「台灣獨立」四個字,在美中台都有不同解讀,複雜是在這裡,所以蔡總統去年國慶特別提到四個堅持,意義也在這裡,「就是捍衛台灣主權,維護台灣民主現狀。」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