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禁高階晶片輸中 衝擊台經濟

美國為鞏固科技霸權、圍堵高階晶片銷往中國,業界推演半導體業後續發展三套劇本,包括陸企與南韓記憶體廠衝擊大於台廠、全球記憶體市況將加速落底,以及2023年初高速運算相關需求將面臨短期亂流。專家認為,短期會付出半導體產業復甦更慢的代價,長期對台灣半導體實力乃至於經濟發展,都可能有負面影響。
台北中國時報報導,美國圍堵高階晶片銷往中國接連出招,除日前宣布的管制措施,祭出《晶片法》補助,同時拉攏台灣、南韓、日本組成「晶片四方聯盟」(CHIP4)等。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說,公司營運與全球有緊密連結,材料、化學品、設備分別來自歐洲、日本、美國等。會計師張陳浩表示,這凸顯半導體是高度分工產業,但美國現在要畫分壁壘,打斷現有供應鏈最佳配置,但重新鏈結需要時間,可能讓現在面臨庫存去化問題的半導體產業,景氣復甦更慢。
經濟日報報導,經濟部9日表示,台灣半導體及相關產業長期服務全球客戶,除了恪遵台灣法令外,也會配合下單國際客戶的需求及客戶在地國的規範。整體來說,初步判斷,此次美方新禁令對台灣「影響有限」。
業界人士分析,這次美國新禁令最受矚目之處,在於白宮直接點名台積電、三星等晶圓代工廠「不准協助陸企生產先進高速運算與AI晶片」,由於台積電是全球最大先進高速運算與AI晶片代工廠,首當其衝。
惟新禁令中,記憶體也屬限制範圍,三星在晶圓代工與記憶體兩頭受創,受衝擊程度不亞於台積電,南韓另一記憶體巨擘SK海力士在大陸也有龐大產能,也將受波及。
根據美方對大陸記憶體的最新規範,明確列出限制18奈米以下DRAM及128層以上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產品與設備,也不能在大陸生產。
業界分析,相關限制將限縮不少大廠在大陸擴充記憶體的能力,預料擴充轉進其他區域需時間,在現階段記憶體市況供過於求之際,相關措施將有助大幅縮減產出,有助市況加速落底。
第三是2023年初高速運算相關需求將面臨短期亂流,包括台積電、三星都會受影響,科技市調機構集邦科技認為,目前全球高速運算晶片多半委由台積電製造,若未來美系廠商無法出口至中國大陸或陸企無法開案投片,將對未來先進製程訂單有負面影響。
另外,三星來自中國大陸高速運算與AI晶片客戶占比高於台積電,業界人士認為,若三星後續為彌補晶圓代工訂單缺口並爭取更多美系客戶,恐更積極發動價格競爭。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