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蔡英文抵達紐約下榻飯店 僑胞熱情歡迎

快看世界/細胞培養肉將成趨勢?義國人不這麼認為

新聞評論/美半導體私心 台積電成過河卒子

台股從年初1萬8619的歷史高點,到近日跌破1萬4000點關卡,跌幅達兩成四。同一期間,台積電的跌幅更超越大盤,達三成六。台積電市值占台股權重達27%,它每跌一元,台股大盤就要下跌8點;台積電股價表現不佳,台股大盤就難有起色。影響所及,包括勞退等政府四大基金的操盤績效也是虧損累累,民眾權益大受損傷。

被譽為「護國神山」的台積電股價下挫,原因有3。首先,美國聯準會因通膨超乎預期而加速升息,全球資金競相流入美元市場,外資在台股賣股變現,台積電正是首要標的。其次,全球對經濟可能衰退的疑慮越來越高,半導體產業盤旋著庫存過高與需求下滑的雙重陰霾,加深了台積電的股價跌勢。第3,投資人擔心台積電海外設廠的進度,尤其晶片法案未過將導致美國廠投資成本大增,將拖累台積電績效。

上述三個因素中,前兩項是全體半導體業共同面臨的挑戰,台積電長期以來靠自身努力及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的優勢成為晶圓代工龍頭,面對總體經濟變化與半導體業內部的競爭,必然會設法突圍以保持優勢。但是,更令人憂心的,則是「非經濟因素」的干擾。尤其,美國強勢主導重塑半導體供應鏈,凡事以「美國優先」為前提,打亂全球晶片供應秩序,台積電更是首當其衝。

在美國與中國大陸貿易戰與科技戰的氛圍下,美方透過軟硬體圍堵大陸半導體業發展,並利用政治手段逼迫台積電赴美設廠。台積電在2020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5奈米晶圓廠,這項計畫已進行兩年多,但台積電內部或同業間對此都提出不少質疑,認為將使成本大增,並不明智。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三年前亦曾預言,台積電將成為地緣政治兵家必爭之地;他也不認同美、日、歐的半導體「在地製造」計畫,原因是這些國家並沒有像台灣這樣完整的供應鏈,強勢力推只會創造一個不完整的半導體生態圈,反而可能使全球晶片價格上揚。這兩項預言,都不幸言中,後者更直點台積電當前困境穴位。

台積電赴美投資,主要是因為美國的「棒子」和「胡蘿蔔」策略。台積電若不赴美設廠,美國可能以關稅壁壘或技術障礙對它設限,這是「棒子」;至於「胡蘿蔔」,則是美國承諾通過「晶片法案」補助半導體在美設廠。問題是,台積電頭已經洗了下去,美國說好的補貼卻不見下文,規模高達52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因共和黨的杯葛,遲遲無法通過。若此案無法在下月休會前通過,民主黨又可能在年底期中選舉後淪為少數黨,法案前景即愈發渺茫。少了這項關鍵補助,被迫當了「過河卒子」的台積電,其美國廠勢必變成一場噩夢,成為一個大錢坑,拖累公司財務績效。都已走到這個地步,台積電就算喊停美國廠,也不是能輕易收拾的殘局吧?

追根究柢,台積電美國廠之所以陷入這種進退不得的難局,蔡政府輕率把「護國神山」當成外交工具,是錯誤之始。當時,蔡政府要求台積電赴美投資,一方面是出於「抗中保台」路線需要,另方面是急於為了向美國政府示好交心,並未從本質認真思考我國半導體產業的核心利益。在那樣內外反中一頭熱的情況下,台積電如英雄般被推向戰場,以為是為國開疆闢土。反觀當時,美國本土廠商英特爾則保持觀望,宣稱要等補助定案,才願投資。兩相比較,台積電不會太一廂情願嗎?蔡政府不會太天真又可恨嗎?

台積電 投資 台股

上一則

台灣第一AV女優登BBC 吳夢夢:覺得錯卻無法克制

下一則

小生命誕生 澎湖望安綠蠵龜棲地保護區再傳喜訊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